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怪事 >>

玄奘曾到印度那烂陀寺拜师修业:获留校任教资

编辑:奇闻奇事 2025-05-20 19:10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在古老而庄重的印度,有一座庙宇,名为那烂陀寺。这座寺庙不仅是佛教的圣地,更是一个学术的殿堂,一座世界的学府。它坐落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周围,比现在的印度比哈我邦中部城市巴特那东南90公里的地方。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的资深专家王邦维老师向我们描绘了这座寺庙的辉煌历史。

在玄奘的时代及前后一二百年间,那烂陀寺是亚洲佛教的学术中心。这座寺庙初建于公元5世纪,经过历代君王的修缮和扩建,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那时,寺庙内藏书高达900万卷,有着一万多名僧侣弟子,他们来自中国、蒙古、高丽、日本、波斯等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载了他到达那烂陀寺的情景。那时,寺庙的伽蓝有五十多所,僧徒万余人。这座寺庙就像一个繁华的小城市,有三层高的建筑,每一层都有数十米高的砖制结构。每一寺的四边各有九间僧房,房内陈设简洁大方。而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典籍馆,最大的一座典籍馆高达九层。每天,那烂陀寺内的一百多个道堂同时开课,学术氛围浓厚至极。

与《西游记》中的描述不同,玄奘到达那烂陀寺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的校长戒贤法师虽然已过百岁,但依然收他为亲传弟子,亲自教导他《瑜伽论》。玄奘勤奋好学,每天认真研读经籍,他的外语也非常出色,梵文说得比当地人还好。在那烂陀寺,玄奘与众多学者交流讨论,他的学识水平在当时的寺庙中位列前十。因为成就卓越,玄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并升任那烂陀寺副主持;那烂陀寺还为他配备了博车,外出可以享受乘坐大象的待遇。王邦维说,“在那烂陀寺的日子,可以说是玄奘一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时光。”

除了玄奘,还有许多外国人来到那烂陀寺学习。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僧侣和学者,使得那烂陀寺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学府。王邦维自豪地说,“印度人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比欧洲最古老的大学都要早得多。”那烂陀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孕育世界文化的摇篮,一个让人们心灵得到启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