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怪事 >>

袁枚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经商高手

编辑:奇闻奇事 2025-05-26 06:46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袁枚:一位历经人生百态的文人墨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每当人们读到袁枚的这首诗,都会为其中蕴含的儿时回忆和生动景象所打动。袁枚的人生并非只有诗歌与远方,他的生涯充满了曲折与传奇。

袁枚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诗人,他的经商天赋也颇为出色,即使放在现代,也定会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仕途不顺的他在父亲去世后决定辞官。尽管他在官场政绩不错,但他不愿同流合污,急流勇退成为他的明智选择。百姓们对他的离去依依不舍,他的廉洁奉公赢得了人们的敬爱。

33岁时,袁枚定居南京,并买下了荒废已久的随园。他悉心打理,让随园焕发出新的活力。袁枚展现出了自己的商业头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不建围墙,任由文人墨客游览观光。这一举措立刻打响了随园的名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聚会、游玩。

作为美食家的袁枚,推出了自己的私房菜菜单《随园食单》。他的口味刁钻,爱好美食,随园的御用厨师王小余做菜技艺高超,两人成为知己。王小余的厨艺惊艳了袁枚,甚至在王小余死后,袁枚还写了《厨者王小余记》来怀念这位知己。

除了餐饮生意,袁枚还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好多慕名而来的人,在吃过饭菜以后,会顺便带几本书回家。这使得袁枚赚得盆满钵满。他并不排斥官员到自己的园子吃饭,甚至还热情欢迎,因为这里的消费水平高,赚钱也相对容易。无论是过寿的寿文、碑文还是开业庆祝词,只要钱到位,袁枚总会来者不拒。

袁枚的争议点不止于此。他招收了几十位女徒弟,虽然并非首人招收女徒弟,但其不论贫富的做法令人敬佩。袁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备受争议。然而他始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一直恪守“父母在,不远游”的格言。直到为母亲三年守孝完毕,年近七十的袁枚才开始游历山水之间。他对品茶有着深厚的兴趣,每游览一处总会品尝当地的茶叶。他对武夷茶的态度转变也让人印象深刻。

袁枚的一生历经人生百态。他在诗歌、美食、经商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造诣和贡献。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点。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袁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风采和魅力。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袁枚,这位才子可谓人生赢家。少时才华横溢,名扬四海;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但他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官场,转而经营随园,使其成为南京的一大标志。他不仅招收弟子,开堂授课,更是寄情山水,游戏人间,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态度。

袁枚的另类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因收取钱财而为人撰写墓志铭和传记,他遭到了不少名人的白眼和排斥。史学家章学诚曾严厉批评他,言辞激烈。

在江宁任职知府的刘罗锅大人,也曾对袁枚颇有微词。他认为袁枚有伤风化,缺乏文人应有的风骨。袁枚并未因此而动摇,他依旧逍遥快活,专注于注书写文。

他不同于陶渊明,没有选择远离纷扰,驻足桃花源与世隔绝;也不同于那些愤世嫉俗之人,他虽寄情山水但仍向往回归官场。他看透人世间的虚伪与浮名,厌倦了复杂的人情世事,留下绝命诗:“倘见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红尘。”

袁枚的人生之路可谓充满波折与传奇。他在文学、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与态度。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他的随园、他的诗文、他的故事,都成为了南京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生活态度与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