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帝尧的盛世之下,天空骤然出现十个太阳,神州大地陷入恐怖与灾难之中。在这危难之际,出现了一位名叫后羿的神射手,他英勇无比,射下九个太阳,为万民解除了灾难。王母娘娘为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一包神奇的不死药。
这消息传到了后羿的徒弟蓬蒙耳中,他心生贪念,趁后羿不在时,威逼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嫦娥坚决不肯屈服,她毅然吞下了那包药,瞬间,她的身体变得轻如浮萍,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她心中牵挂着丈夫,于是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当后羿回到家,得知事情经过的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着嫦娥的名字。他惊奇地发现,月亮格外皎洁明亮,仿佛嫦娥的身影在其中晃动。
为了怀念嫦娥,后羿来到她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的蜜食鲜果,进行遥祭。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效仿,摆设香案,祈求善良的嫦娥保佑他们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与广为人知的“嫦娥奔月”故事不同,《全上古文》所辑的《灵宪》中则记录了“嫦娥化蟾”的另一种版本。嫦娥在服用了王母的不死药后,奔向了月宫。在前往月宫的路上,她进行了占卜,占卜显示这是吉兆。嫦娥抵达月宫后却变成了一只癞蛤蟆。她被罚在月宫中捣制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作诗感叹嫦娥的孤独与悔恨。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除了嫦娥奔月和化蟾的故事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如朱元璋抗元起义等。
传说中月亮里有一棵高达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一个名叫吴刚的人因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树。但月桂树随砍随合,因此后世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这些故事展示了人们对月亮的无限遐想和文化传承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