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这片位于浙江中部的热土,孕育了无数英才。在千年之前的骆家塘,一颗璀璨的明珠诞生了骆宾王,这位名震天下的文人志士。
骆宾王,一个姓氏大族的后代,出生于义乌的骆家塘。尽管家道中落,但他从小就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七岁时便能作出《咏鹅》,震惊四座。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入朝为官后长期怀才不遇。22岁名落孙山后,他投身幕府,却遭人排挤,丢了官职。此后,骆宾王对时局愤愤不平,认为朝廷宠信奸佞,决心匡复李唐天下。
在李敬业起兵时,骆宾王撰写了振聋发聩的《讨檄》,为起义军振臂高呼。兵败之后,骆宾王的传说引人遐想。有人说他被乱军所杀,有人说他遁入空门,更有人说他自杀身亡。他的传奇终究未能回到他的出生地。尽管如此,他的族人们依然坚守在骆家塘附近的小村庄里。即使后来发生战乱,他们仍然坚守着这份荣耀与信仰。
如今,在义乌的附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骆宾王园林,成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圣地。每当人们走进这片园林,都能感受到骆宾王那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而骆宾王家门口的池塘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当年,客人们听闻骆宾王的才华后,曾借池塘之景出题考他。年仅七岁的骆宾王便在此处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咏鹅》。这首诗动静结合,色彩鲜明,让人心生向往。特别是那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更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宅元年间,武则天临朝称制,引发了贵族内臣的愤怒和反对。李敬业召集兵马在扬州起兵之时,骆宾王写下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这篇文章气势高昂、言辞犀利,不仅揭示了武则天的罪行,也激发了人们的豪情壮志。这篇檄文是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历史上的不朽之作。其文采劲道、感情饱满、行文流畅的特点令人深思。
骆宾王的故事和作品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才华、他的执着、他的正义感都成为了我们永远的骄傲。每当我们走进这片土地,都会深深地感受到骆宾王那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