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滴滴挨球侵权赔70万

编辑:奇闻异事 2025-05-19 12:24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滴滴品牌,曾经以其广泛的高尔夫球、搏斗等训练服务而为人所熟知。一家名为北京滴滴管家科技启展有限公司的企业,却在其业务宣传、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大众号、网站和公司装饰等多个方面,未经许可地大量使用了包含“滴滴”、“DiDi”字样的标记。该公司不仅提供高尔夫、搏斗等运动场合预定和课程预定服务,还涉及文体训练等领域。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家公司甚至将企业名称从某信息接洽公司直接更改为“北京滴滴管家科技启展有限公司”,意图借滴滴品牌的知名度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启展有限公司拥有“滴滴”品牌在第39类服务上的商标权,他们对这种明显的侵权行为提出了诉讼。当此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时,事实显示,“滴滴”商标已经形成了一个知名的品牌。被告公司的行为是对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和翻译,很容易导致大众误认为这是“滴滴”品牌提供的服务或是与其有特定联系的企业。这种行为明显误导了公众,并对驰名商标的权利人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了潜在的损害。

经过审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定被告公司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考虑到被告公司在明知“滴滴”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仍将其企业名称改为含有“滴滴”字样的名称并用于商业活动,其主观恶意明显,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做出判决,责令被告公司停止侵权,停止使用含有“滴滴”字样的企业名称,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共计70万元。

这一裁决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力肯定,也是对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利用他人知名品牌的行为的严厉警告。在这个案件中,法院明确表明,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商标权。对于北京滴滴管家科技启展有限公司来说,这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对其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的教训。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确保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标题:滴滴品牌遭遇商标侵权,“高攀”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