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失荆州后,被吴军擒获,最终惨遭不幸。之后,刘备于221年5月15日在成都称帝,而后才发起为关羽报仇的战事。那么,刘备为何没有立即为关羽报仇呢?下面让我们一同探究。
首要原因,刘备东征的目的并非主要为关羽报仇,而是意图夺回失去的荆州。在两个军政集团的博弈中,个人的生死往往不被视为重大。实际上,无论孙权怎样对待关羽,甚至对待刘备本人,只要蜀汉与东吴在利益上达成一致,双方仍有可能和解。从后期东吴与蜀汉的表现看,这一点得到了验证。
有人或许会说,刘备虽未战死沙场,但他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就算刘备在战场上丧生,无论是刘阿斗还是其他人,仍会寻求与孙权结盟。所谓为关羽报仇的言论,更多的是蜀汉的政治宣传。
在当时的背景下,真正令刘备难以释怀的是孙权夺走了本属于他的荆州。这种仇恨,比关羽之死更为深重。这个理由难以启齿,因此便以替关羽报仇作为借口。
刘备的东征,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他需要时间准备兵源后勤、战略物资等。他还需要暗中在荆州进行渗透和策反工作,甚至在外交上与孙权沟通。这场战役的准备并非冲动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谋划。
在刘备为东征做准备的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曹丕篡位称帝。这也成为刘备选择先称帝而非立即为关羽报仇的第二个原因。从关羽被杀到刘备称帝,再到东征讨孙权,这一系列事件都紧密相连。
刘备得知曹丕篡位消息后,意识到他必须接过汉室的旗号,否则将在法理上处于不利地位。他开始准备登基称帝的事宜。在曹丕篡位消息传到成都后,刘备决定继承汉室的名义,登基称帝,以证明他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者。
刘备之所以没有立即为关羽报仇,一方面是因为他需要重新夺回荆州,另一方面是因为曹丕篡位带来的政治变化迫使他需要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在这个背景下,为关羽报仇的战事被推迟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对关羽的死无动于衷,相反,他的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蜀汉的利益和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