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的视角来看,李世民的风头似乎盖过了他的父亲李渊,人们往往将大唐的江山归功于他一人,甚至将晋阳起兵的主意也归功于他。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绝对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为了阐述其夺取皇位的合法性,贞观史臣有意抬高李世民,而相对削弱了李渊的地位。虽然李世民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相对于全局而言,他的功绩只是局部。
关于晋阳起兵。在大业九年,李渊就已经有了夺取天下的决心。武德二年,当宇文士及投靠大唐时,李渊敏锐地把握了时机,对大臣们说:“此人与我谈及天下事在六七年前了,你们都在他的后面。”这表明李渊早已布局,隐忍待发。
在群雄并起的大背景下,李世民等人纷纷劝说李渊起兵,但李渊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当关中出现动荡时,李渊果断接受建议誓师起兵。整个晋阳起兵过程中,李渊是总导演,对起兵的外围环境与内部事宜都有妥善的安排。而李世民在其中的角色更多的是劝说李渊以及作为军事将领承担自己的作战任务。
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世民立下无数大功,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一切都是在李渊制定的战略计划下进行的。占领长安后,李渊制定了先稳固后方再东出中原的战略计划。李世民的军事行动只是这一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在政事方面,李渊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恢复了时期的各项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特别是在律法和经济方面,编制了《》,为后来的《唐律》打下了基础。同时理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固了统治基础。而李世民则更多地专注于军事行动。
李渊与李世民在大唐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李世民的军事成就而忽略李渊的贡献。历史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记忆,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的真相,而不是被某些片面的信息所误导。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之君,功不可没。他与李世民共同创造了大唐的辉煌历史,他们的功绩都应该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