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出自《孔子世家》,成语的意思是看书比较用功,把竹筒的绳子扯断三根,形容读书努力,刻苦治学。读书并非看的过程,更需要专注,专注的力量不容小觑,如今韦编三绝也用于夸奖一个人做事专注,更易获得成功。
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
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纸书,文字主要写在竹子上,先把竹子劈成竹签,然后用火烘干之后在上面写字,为了方便阅读,一片片的竹签需要用绳子捆绑固定才方便阅读。孔子自幼丧父,但他读书很努力,拜过很多师傅,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勤加学习。
年轻孔子已经把《周易》全部精读完,接着他又一口气读了第三遍,对书中的精神文化又有了新的领悟,就这样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把固定竹签的串绳子磨断了几次,之后多次换上新的固定绳翻阅。万年孔子研究《周易》,重新翻阅书籍,正因孔子对阅读的勤勉,对教育的专注,是他成为了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