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27岁男生当算命师月入两三万

编辑:奇闻异事 2024-04-11 16:40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灵隐寺、雍和宫、普陀山......近年来,各地庙宇挤满了排队前来上香的年轻人,“上班不如上香”“上学不如上香”等言论随处可见,而近日“清华女博士毕业做占星师月入三万”的热搜更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算命和上香?当人们求助玄学时,他们求助的是什么?互联网对玄学流行有哪些助力?本期《陌生的身边》特约栏目主理人周睿鸣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李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奥叔,关注盛行的玄学及背后的年轻人。
一、玄学是一种精神出口,某种意义来说“喝杯奶茶”效果相仿
1. 周睿鸣:这几年在互联网上关于玄学的讨论确实越来越多,看到这个话题,我也在回想自己平时有没有类似的寻求玄学或者是寄望玄学的举动或者经历。李老师跟奥叔有过求助玄学的经历吗?有的话,当时的心境和状态如何?
李想:我一直在从事宗教学和哲学有关的工作,所以这方面接触得比较多。我个人也有塔罗牌占星、上香等所谓的“玄学”行为,这些都很日常。比如上香,我在一些纪念日,或者春节等节日会做。这似乎是一种文化习俗,更多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占卜的话,其实有时候就是抱着一种好奇,或者是探索的心境。
所以对我来说,一是对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感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玄学)这种方式来达到一种心理的安定。二是我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尝试通过占卜去探索一下是否会有比较有趣的答案。
奥叔:我是一个福建人。网络上关于福建人的“拜拜”有这样一个说法特别有意思:其他人的“拜拜”可能是当需要解决问题或者寻找出路时才去拜拜,但福建人的“拜拜”则是在完成所有事情之后出于仪式感的“拜拜”,就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行为,意味着把自己的本分事情做完了,剩下的困难交给老天爷来解决,从小到大我和我身边的亲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时代的变化,类似的文化手段可能会越来越多,星盘塔罗牌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也加入生活中来了。
 
2. 周睿鸣:玄学这个词在互联网上似乎已经被普遍使用,到底什么是玄学?网友们说,“我们朝向玄学,是希望把自己的不确定感,寄望在玄学上,希望它能够治愈我们”,那么他们在谈论玄学的时候,探讨的到底是什么?从二位的专业视角上来看,玄学又意味着什么?
李想:玄学本身也是个多义词,从大家比较常见的概念来定义,就是一些具有超自然特点的文化传统的现象。
但我认为玄学的概念,还是脱胎于近代的“科玄之争”。“科玄之争”的两边是科学和玄学,科学解释不了、但我们希望从地方性知识或是文化传统出发来给予解释的部分,可以称之为玄学。
宗教和占卜等属于玄学的一端,这一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体系。而另一端是各地的民俗,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也是脱胎于以前的原始信仰或者宗教。
而除了这两端,玄学的领域很多处于中间的地带。除了已经成型的宗教,玄学也是一种普通的日常需求和通过求神问卜以达到终极关怀的方式。
奥叔:我的来访者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老师你相信玄学吗?”。他们说的玄学大多数是宗教,也包括一些当地的文化,可以称为是对多神的崇拜。
我工作中遇到的玄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主流文化的观念,另一类是当前人们不太清楚的、专业性过强的科学。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来访者问我说“老师你相信有神仙或者超自然的生命存在吗?”,这个问题当时我无法回答他,但后来我看了一部电影《幽冥》,它里面谈到了一种物质,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肽(编者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肽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它能从人体穿过、会发出银白色或蓝色的光、同时具有极度的温度......这些特征和我们理解的“妖魔鬼怪”状态是一样的。如果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它就是科学的,只是大多数人不了解它的存在。
很多人寻求玄学仅仅是为了解释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一些冲突,当某种方式能解决这些冲突,他就会接受它的存在。我的来访者并不会太在意玄学的科学性,更在意解释过程的自洽性。
李想:很多时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把它归于科学的范畴,科学有时候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我明白这个事情的科学原理和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现在科学的发展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有很多未来科学肯定能解决的、但是目前没有探索到的问题,却有地方性知识或者文化传统已经涉及到了。
作为个人而言,要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除了科学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手段来补充,从这个角度来说,玄学能够为科学带来一些弥补,为人的精神探索提供不一样的支持。
3. 周睿鸣:奥叔刚刚有提到,一些来访者并不会太在意玄学的科学性,而更在意解释过程的自洽性。那您作为心理咨询师服务来访者时最大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对他提出的问题给出科学的解释,还是提供心灵的“马杀鸡”让他自洽呢?
奥叔: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其实来找我们做咨询的来访者不全是普通人,也有宗教人士。
我分享几个有趣的故事,某次出差时有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大师,他说这个大师特别灵。然后我就跟这个大师去看了他的工作环境,确实挺灵的,因为他的模式是很好的:比如有个老大妈说他的孩子跟人家打架被抓起来了,去问大师能不能找个菩萨把孩子救出来。大师说得先问一问,然后做了一个仪式,仪式做完之后,大师在手机上搜法律条款,搜完之后跟大妈说需要去找个律师。事毕,他给大妈来了一个总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菩萨让我和你说的。”你很难把这种模式用传统的玄学,或是普法教育去界定。
从大妈的角度来看,她是来寻求玄学的帮助,但是从第三方来看,大师只是用了大妈喜闻乐见且可认知的语言来让对方接受法律。
另一个例子来自我的一个台湾朋友。一个机车赛车手的母亲,在孩子参加比赛前去庙里求保佑,结果比赛出了车祸孩子摔伤了,她去庙里投诉说菩萨不灵。住持说:“你那天说你儿子要去开车,但有没有说出去比赛?”大妈想了想说:“没说。”主持又问:“那天我帮你求谁?”大妈说:“求哪吒三太子。”因此住持解释说:“在天庭上三太子的风火轮限速130,你儿子飙到200多,当然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