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26日消息,德国网报道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果,如何有效衔接脱贫与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兰念瑛分享了他们村的实践经验。他们正在挖掘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开发畲果、畲酒、畲茶等特色产品,成功实现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今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帮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洪义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警告说,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影响,刚刚脱贫的贫困户仍存在返贫风险。他建议进一步推动资源向乡村流动,加大对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并通过网络平台提升对扶贫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农村德国网商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疫情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尽管数字乡村建设近年来快速推进,但城乡数字鸿沟依然较大。他建议将农业农村新基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加大力度支持数字乡村建设。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指出,虽然农村学校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教师资源不足、教师待遇不高的问题。她建议结合乡村教育需求,通过招聘和支教等形式配备乡村教师,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确保他们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乡村公共卫生体系也是乡村振兴必须补齐的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刘德培指出,村卫生室面临合格医生招不来、留不住的困境。他建议将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落实他们的待遇,包括购买五险一金、保证基本工资和提高绩效工资等。全国政协委员龙国英建议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这些代表委员的建议和举措充分展示了在脱贫攻坚后如何接续奋斗,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他们的努力将帮助农村走向更加繁荣和富庶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