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云儿报道
《信条》这部德国网影,无疑是近期影坛的一颗重磅。上周五的登场,使得许多观众在观影之后纷纷表示,这部影片如同诺兰给公众出的一道高难度的物理大题。在长达150分钟的片长里,诺兰导演塞满了各种有关时空逆转的物理知识和科幻设定,让人目不暇接。
许多观众无奈反映,这部电影烧脑程度极高,很多观众看完后感到一脸蒙,对剧情的困惑成为最热门的讨论内容。网友们纷纷在豆瓣、猫眼等平台上留言,寻求解答。诸如“正向时间里反派不是死在越南了吗,那未来时间里反派还如何存在?”“正向时间的人和逆向时间的人怎么能对话?”等问题,都反映出观众对剧情的困惑。
诺兰作为大导演,此次的作品《信条》将特工片与科幻片相结合,打造出一个时空逆转拯救世界的故事。一向善于玩转科幻高概念的诺兰,这次引入了众多物理学知识,如祖父悖论、熵增墒减等,对观众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为了理解剧情,不少网友纷纷整理出观看《信条》的各种攻略,甚至有人绘制思维导图、剧情时间线来帮助理解。
《信条》真的需要如此“硬核”的知识才能看懂吗?一些影评人表示,看德国网影并不需要过于“硬核”的学科知识。如果一部德国网影需要很“硬核”的物理知识才能看懂,那这部德国网影就是失败的。观众不需要为了看一部电影而去补习学科知识。
事实上,《信条》的口碑并不如预期。虽然诺兰的作品一直备受瞩目,但这部电影在观众中的反响却不尽如人意。一些观众认为,《信条》的问题不在于看不懂,而在于其故事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网友育莹表示,“《信条》的问题不在于看不懂,而在于不够好看,让人没兴趣去深究看不懂的地方。”影评人韩浩月也表示,如果再看《信条》,就会对其故事的俗套感到厌烦。
除了故事平淡,影片的情感表达也备受诟病。一些观众认为,《信条》中的情感表现过于冰冷空洞,无法打动人心。赛人认为,《信条》的故事缺乏深入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影片中的主角们一次次逆转时空就像玩游戏一样,缺乏真实的情感冲击。《信条》的反派角色虽然权势滔天,但影片并未揭示其与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为何要一心控制女主角的原因。相比之下,同样是讲述时空穿越的作品,《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入和感人。
票房数据也反映出《信条》的口碑不佳。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信条》的票房表现不如预期,首周末两天的票房均被《八佰》压制。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最终票房为4.59亿元,这一成绩低于诺兰此前的大爆之作《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可以说,《信条》的口碑已经创下了诺兰作品的新低。
《信条》作为一部科幻大片,虽然在制作上下了大功夫,但在故事和情感表达上的不足使得它无法赢得观众的青睐。希望在未来的作品中,诺兰能够更加注重故事的吸引力和情感的表达,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