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电影东宁要塞之最后一战(真正的“第二次世界大

电影东宁要塞之最后一战(真正的“第二次世界大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10-03 19:54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在黑龙江省东部的边陲,东宁县境内,有一片历经战火洗礼的土地,这里是日东宁要塞的遗址。这片土地见证了曾经的喧嚣与动荡,如今只留下神秘的遗迹和无数劳工的坟冢。

东宁要塞,是侵华日军在伪满国境14处要塞群中唯一以进攻为目的设计修筑的永久性阵地群。它被称为“一级阵地”,并自誉为“北满永久要塞”,是东部国境主攻战场的火力支撑点和梯次进攻的策源地。其遗址位于东宁县东南部,中俄边境正面纵深50多公里,分布在中俄边境正面长达170余公里。东宁中俄边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陆路接壤,是通往俄罗斯远东的重要通道。

有人认为虎头之战是远东战役也是二战的重要一战,但东宁其实才是二战真正的战场。自二战开始以来,关东军逼迫十七万中国劳工在东宁县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要塞群。这个要塞群规模之大、驻军之多堪称之最。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关东军大量兵力被抽调南下,但东宁要塞仍然保持着强大的防御力量。

在远东战役中,苏军对每一个要塞都极为警惕,怕日军的伏击。在东宁战役中,苏军为了对付坚固的要塞防御,特别加强了炮兵的力量。尽管苏军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攻击,仍然有一些日军阵地被遗漏。其中胜洪山阵地就是其中之一。直到被当地农民发现后,苏军才得知这里还有大量日军的存在。经过激烈的战斗,苏军最终摧毁了日军永备火力点八十二处。胜洪山要塞山洞内的日军凭借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而苏军则主要通过炮兵实施集中攻击。战斗异常激烈,有时一天发射炮弹竟达三千发。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最终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势力,苏军取得了胜利。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在硝烟弥漫的日阵地上,长时间呼吸浓烟对日本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许多士兵出现了身体不适,头晕目眩,甚至食欲不振,需要立即接受急救。这些情景都是战争残酷无情的直接体现。

炮火的猛烈轰击在胜洪山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山体岩石被削去一米多,弹坑深达十米,整座山已经面目全非。在这样的攻击下,苏军始终无法顺利夺取对方的阵地,双方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

当时,第七八三大队的通讯设备已失效,无法得知外界消息。尽管苏军多次劝降,但日军仍然坚守阵地,双方的对峙持续了十八天。

后来,有人得知日军第三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曾在东宁待过,于是将其从牡丹江接来。河野打着白旗,冒着危险登上胜洪山,向第七八三大队长斋藤俊治大尉出示天皇的终战诏书。他传达了停止战斗、交出武器的命令,这时日军才最终放弃抵抗。

8月30日,斋藤俊治率领大队余部缴械投降。这是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的战斗,而东宁要塞因此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这一历史事件被记录在《解放为什么能赢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史》一书中,经过删节补充整理而成。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