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着精彩的实力内容来啦!对于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来说,这绝对是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关羽降曹的种种前因后果。虽然这一事件可以说是关羽人生中的一个小小污点,但绝对不能掩盖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小编觉得,如果关羽当时硬是挺着不投降,可能只有死路一条,虽然能够挣得忠义的名声,但刘备要想实现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可就更加困难了。对于关羽的投降,我们可以多一分理解。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在曹营最威风的一段历史就是斩颜良、诛文丑。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这一段故事犹如一场激战:突然听闻敌军起兵,曹操立刻点起十五万大军迎战,结果战况不利。在这关键时刻,曹操请出了关羽。关羽不知道刘备在袁绍那里,又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于是在万马军中连斩颜良和文丑两员大将,成功解围白马。曹操对关羽的英勇大加赞赏,称他为“将军真神人也”。
那么,这段故事是否符合历史的细节呢?据《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操东征时,刘备投奔了袁绍。曹操擒获关羽并让他归顺,拜他为偏将军,待之甚厚。当时,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白马,曹操派关羽为先锋迎战。关羽见到颜良的麾盖,在万众之中策马直刺颜良,斩其首而归。这一战绩让袁绍的将领们无法抵挡,从而解围白马。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斩颜良的描述与史料记载几乎没有太大差异。罗贯中只是增加了一些细节性的描述。尽管如此,有些网友可能认为罗贯中在关羽身上编造的情节太多,偏袒蜀汉。其实,客观地讲,这个问题要怪只能怪陈寿,而不能怪罗贯中。因为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蜀汉的史料是最不全面、最少的。
如果我们只看正史,只会知道关、张等人有万人敌的称号,而不知道他们具体参加过哪些战役。与曹魏集团连打土匪都被大写特写相比,蜀汉的故事确实显得较少。作为三分天下的一方势力,蜀汉白手起家,当然会有许多故事值得讲述。所以陈寿没有写到的部分,只能由罗贯中来补充。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于关羽斩颜良的故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人的武艺上。《三国演义》中说关羽秒杀颜良,很多人对此表示疑惑。颜良作为袁绍手下最厉害的将军之一,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杀呢?
于是有网友认为关羽杀颜良是靠偷袭。甚至有人认为当时颜良把关羽当朋友,因为刘备就在袁绍军中,所以没有防备他。但关二爷一言不发,手起刀落就解决了颜良,为他赢得了最风光的一项荣誉。客观来讲,作为袁绍手下的第一号战将,颜良和关羽在武力值方面应该相差不大。可能在战场上颜良有些骄傲自大,这才给了关羽秒杀他的机会。
不论如何,关羽的这次壮举都让我们为之惊叹。想要更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小伙伴们,不妨深入研究一下相关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