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蜀汉后主投降,蜀汉灭亡。这一历史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都对后续的发展充满好奇。
灭蜀之后,钟会和邓艾权势显赫,手握重兵,然而他们与监军卫之间的权力斗争却悄然展开。钟会密谋割据蜀地,而邓艾则提出一鼓作气灭吴的建议,两者野心勃勃。卫仅有一千兵马,是如何一举除掉这两个军事天才的呢?
邓艾率领三万士兵,穿越七百余里无人区,横扫蜀军,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投降,邓艾的声望达到了顶峰。灭蜀之后,邓艾的独断专行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邓艾的自大行为,给了钟会与卫可乘之机,他们密奏司马昭,称邓艾有反状。
司马家族对于独断专行十分敏感,于是立即下诏让卫用囚车监禁邓艾入京。尽管邓艾手有重兵,但卫巧妙地利用朝廷的权威和策略,成功捉拿了邓艾。
紧接着,钟会在成都独大,联合姜维发动叛乱。他计划出兵占领长安,再攻打孟津、洛阳,夺取天下。由于司马昭的布置得当,钟会的计划并未得逞。
在叛乱之际,卫展现出其机智与果断。他利用自己的智谋和威望,号召城外魏军起兵讨伐钟会。最终,在卫的号召下,胡烈之子胡渊等魏将起兵击败钟会亲兵,斩杀了姜维和钟会。卫约束诸将,成功平息了“钟会之乱”。
司马昭代表魏帝下诏,考虑到钟繇、钟毓的功劳,仅处死钟毅和钟邕诸子,赦免了钟峻、钟。这一事件标志着三国末年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复杂。
卫的智勇之举不仅为朝廷除去了两大隐患,也展现了自己的胆识与智慧。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为后人所敬仰。这场权力斗争与叛乱事件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深刻的启示。在历史的漩涡中,卫与钟会的阴谋悄然展开。他们联手设计陷害了邓艾,一个威震天下的英雄。他们深知邓艾的威望和声望足以震撼整个朝廷,一旦他踏入京城,司马昭或许能够嗅出其中的阴谋气息。
出于这种担忧,他们派遣了护军田续,带领精兵强将,迅速前往邓艾所在的绵竹(位于现今四川德阳),意图在邓艾父子尚未察觉之际,将他们一举铲除。在这场无声无息的行动中,邓艾和他的儿子被猝不及防地围困在绵竹之地。
田续的行动迅速而果断,邓艾父子毫无反抗之力,最终在绵竹西遭遇不幸。这场变故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邓艾在洛阳的家族成员也受到了牵连,被无情地诛杀。邓艾的妻子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身处异域他乡,孤独无助。
至此,卫以其区区一千兵马的微薄力量,竟一举铲除了后期三大奇才姜维、邓艾、钟会。他们曾是蜀汉的中流砥柱,如今却一一被权力漩涡吞噬。他们的离世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留下了令人叹息的遗憾。这一事件震撼了朝野,人们感叹于权力的残酷和无情。卫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这段历史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传奇故事,让人们深刻思考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