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宣布一项重大发现:经过长达三年的辛勤发掘和专家组的深入论证,位于山西省兴县的碧村遗址被确认为龙山晚期的一座大型石城聚落。该遗址占地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蔚为壮观。尤其在小玉梁台地的中心区域,考古学家发掘出了龙山时期规模最大的石砌排房及其外围台地的围墙,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玉器。这一发现为全面认识晋西乃至北方地区的石城遗址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物资料。
碧村遗址坐落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的北部,是蔚汾河流域规模最大城址之一。该遗址地理位置独特,地处黄河与蔚汾河的交汇之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之所在。碧村遗址以一道横亘南北的石墙为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这里自西向东包含了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四个主要台地,历史堆积阶段包括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其中尤以龙山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
自2015年4月起,考古工作者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发掘。小玉梁台地中心的石砌排房及外围台地围墙的发掘尤为引人瞩目。这些石砌房址位于小玉梁最高一级台地上,呈南北走向,构成一排排整齐的石砌建筑。这些房址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类型,中央设有直径约2米的圆形火塘。其中方形房址面积较大,达到70多平方米;长方形房址面积较小,约60平方米。这些房址的石墙建造有序,选材多为长石砂岩,石块之间以砂质黏土坐浆固定,展现了当时居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碧村遗址还出土和采集了大量玉器。这些玉器器形多样,以琮、环、璧、、刀为主,玉质多为青玉及墨玉。这些玉器的发现使得碧村遗址成为晋西北首个集中发现史前玉器的地点,与陕北高原的石峁等遗址的玉器相互呼应,进一步凸显了黄河东岸的晋南、晋西北在玉文化传播路线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龙山时期石城聚落的繁荣景象,也为研究晋西乃至整个北方的古代社会结构、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碧村遗址的发现是山西乃至全国考古事业的一项重大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揭示古代文明的奥秘。(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1日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