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明清王朝,皇宫中并未设有厕所。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实用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皇宫中弥漫令人不悦的臭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皇族成员的需求。那么,数千人的生活需求是如何满足的呢?实际上,皇宫中的所有人都依赖于便盆和马桶来解决日常的个人卫生问题。
大殿的一角,被巧妙的布帘遮挡,专为皇室成员解决私人需求而设。这些便盆和马桶均配有精致的盖子,而且便盆内填充着炭灰和草木灰以吸收废物。更为考究的是,帝后们使用的便盆被称为“官房”,不仅制作精细,其设计也充满了巧思。
官房以檀香木为材质精心雕刻而成。外形上,它呈现出一只生动的大壁虎形象,四足落地稳固地支撑起整个官房,腹部膨胀如葫芦,专门用于容纳废物。尾巴巧妙地卷曲成“8”字形,作为把手方便使用。壁虎的头部微微上扬,正好被使用者的手紧紧握住。令人惊叹的细节处理是,壁虎的头稍微扭向骑在背上的人,嘴巴微微张开一条缝,仿佛是在衔住手纸。它的两只眼睛则镶嵌着闪闪发光的红宝石,令人瞩目。
官房的盖子同样精雕细琢,上面浮雕有螭虎形象作为提手。而那只大壁虎的肚子里则填充着香木粉末,既干燥又蓬松。据说,当年的慈禧太后饮食极为丰富,每日都要享用多次的正餐和点心小吃。晚年时她不幸患上了某种疾病,经常需要使用官房。这导致她的宫女们昼夜不停地忙碌,满足她的需求。
除了官房本身的设计之外,帝后们使用的手纸也是极为讲究的。这些手纸由宫女们经过特殊的制作工序制成。她们会在细棉纸上喷上雾状的水,然后熨干,再垫上湿布熨干。这样的处理使得手纸既不会脆硬也不会过于湿润,更重要的是,它光滑有弹力,没有纸毛。
在这个充满繁琐细节和精心设计的背后,我们不禁对古代皇宫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便盆到官房的设计,再到手纸的制造,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对皇族成员生活的细致照料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种对生活和细节的关注与追求,即便在现代社会也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