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四大都督:谁真正执掌大都督之职?
在历史的烟波浩渺中,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吕蒙、陆逊等人,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真正的历史并非如小说或戏剧那般演绎,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真正担任过东吴大都督的英勇将领。
受《演义》影响,许多人对于东吴的大都督有着深刻的印象,认为周瑜等人都曾执掌此职。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都督一职,起初只是监督军队的官员,发展到三国时期,已成为地方上的军事最高统帅。在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的时期,每个国家境内都设有很多战区都督,东吴因其地形复杂,特别是沿江的要点众多,需要设立数十个战区都督来守备。
大都督之职始于曹魏,与都督相比,虽只多了一个“大”字,但两者的权力与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大都督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统帅,统领内外军事,权力远超过一般的都督。
那么,在东吴的历史上,哪些人曾荣登大都督的宝座呢?
是东吴的第一位大都督陆逊。公元221年,刘备亲征伐吴,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抵御刘备的进攻。陆逊在夷陵大败刘备军队,使蜀国军队死伤惨重。
接下来是第二位大都督全琮。公元241年,孙权封全琮为大都督,率军进攻领地。全琮起初对魏国军队发起猛攻,但后来被王凌与孙礼合兵打败。幸好吴国将领奋力反击,才迫使魏国军队撤退。
第三位大都督是施绩。他在公元242年担任大都督,时值吴国皇室内乱,施绩与陆逊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而一些其他重臣则支持鲁王孙霸。
最后一位是朱异,他在公元257年担任大都督。当时魏国将领诸葛诞请求吴国援救,朱异被任命为大都督率军前往寿春。由于军中缺粮,朱异在援救行动尚未完成时就不得不领兵撤回东吴。
在被人称为东吴四大都督的周瑜、吕蒙、陆逊等人中,只有陆逊一人真正担任过东吴大都督这一职位。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但真正的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这些英勇的大都督们,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