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唐太宗亲手为书法家立传!圣教序的作用是什么?

唐太宗亲手为书法家立传!圣教序的作用是什么?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07-04 11:35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唐太宗亲自为书法家立传,只为推崇《圣教序》!这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传奇?快来跟随我一同探寻吧!

在唐太宗的时代,社会初步稳定,李世民为了建立一种广泛遵奉的文化典范,推行了“偃”的政策,而王羲之的书法便成为了书风的首选典范。在修订《晋史》时,唐太宗的独特举动更是让历史铭记他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亲手为书法家立传的皇帝。他在《王羲之论传》中深情描述:“古今详察,研精篆、隶,其惟王逸少乎!”这一赞誉,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崇高地位。

欣赏唐太宗时代的书法作品,如同欣赏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那“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如同烟雾弥漫、露珠凝聚,看似笔画断开却又连绵不断,斜势之中却显笔直之意。正是唐太宗对王羲之的偏爱,使得王羲之的行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唐太宗对此事投入巨大热情,在《圣教序》的序文中,他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的崇敬之情。他担心自己的笔墨玷污了王羲之的真迹,特意请大臣和文字高手为其润色。更令人感动的是,唐太宗下诏广收王羲之的真迹,其中贞观十三年共收集到“二千二百九十纸”,精心装裱成十三册,一百二十八卷。他对王羲之的崇拜之情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痴迷,不仅是个人喜好的体现,更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唐长孺先生在《隋唐史三论》中指出:南北文化的重新统一,南方文化占据主要地位,这一变化呈现出了南北化的倾向。树立王羲之为时代书法典范,也是顺应当时文化发展的趋势。

在王羲之的时代,他已经是声名显赫。他所创立的今体开启了行书发展的新纪元。而在唐代,随着李世民的极力推崇,他更在书法史上奠定了不可撼动的“书圣”地位。由于真迹稀少且难以一见,当时的“下真迹一等”的王羲之拓本已经极为珍贵。《圣教序》的出现则开创了集字刻碑的先河,更全面地保存了王字的原貌,使王羲之书法得以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