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历史中的壮丽音符,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红军英勇奋斗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首歌曲诞生于1965年,它的创作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背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萧华先生根据亲身经历的战争岁月创作了十二首长诗,作曲家们从中选取十首谱写了《长征组歌》。其中,《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其中的重要一章,描绘了红军在遵义会议后重兵围堵下的英勇奋斗。
这部作品的创作充满了卓越的艺术特点。歌曲采用了领唱与合唱交替的形式,将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突出表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卓越智慧,生动地展现了红军战士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歌词中描绘的“横断山,路难行”的行军艰险和“战士双脚走天下”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这部作品在1965年8月1日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首次亮相,而后在1971年由中国唱片发行专辑。多年来,这首歌曲被多次演绎,不仅被编入人教版九年级音乐教材,还在革命老区广泛传唱。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如2021年考察贵州时,人们还特别提及四渡赤水的历史意义。
这首歌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传承和启示。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革命精神的可贵之处。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将永远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如需欣赏这首歌曲的完整版,可以观看197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长征组歌》音乐片,感受那份深厚的革命情怀和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