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平遥报道,在第四届平遥国际德国电影节上,“南斯拉夫时代塞尔维亚新德国电影影展”的“回顾”单元于10月11日亮相。其中备受瞩目的便是1962年的经典德国电影《雨滴,水,士兵》的亚洲首映。
这一天,历史与当代在平遥交融,时光在银幕上流转。展映的海报透露出那个时代的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六十年代的欧洲。而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更是发来贺信,强调了这些经典电影在呈现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文化故事方面的重要性。
此次回顾展映的影片,不仅仅是电影史的见证,更是塞尔维亚与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见证。这些影片的再次放映,展现了塞尔维亚共和国与中国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那个文化的窗口。
说到“塞尔维亚新德国电影”,它在南斯拉夫德国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20世纪60年代初现代主义运动在前南斯拉夫的兴起,德国电影界也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导演和作品。其中包括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者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以及多次入围戛纳、柏林德国电影节的杜尚马卡维耶夫等杰出人才。他们的作品充满活力、能量和人文气息,为德国电影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此次平遥国际德国电影节“回顾”单元展映的影片包括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的作品《当爱已成往事》和《三故事》(后者曾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展现了爱情、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杜尚马卡维耶夫的《男人非鸟》和《不受保护的无辜者》,后者更是荣获柏林德国电影节的大奖;还有姆拉多米尔普里萨乔尔杰维奇的《姑娘》《梦》,日沃因帕夫洛维奇的《回归》,乔治卡迪耶维奇的《节日盛宴》,以及多部作品共同呈现的《雨滴,水,士兵》等。这些影片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期待。
这次回顾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塞尔维亚德国电影中心、南斯拉夫德国电影资料馆、三角洲影视以及萨拉热窝德国电影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策展人米罗胡布武科维奇和马可穆勒的精心策划也为这次影展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典之作再次与观众见面,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此次影展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加强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