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技网导读
孔尚任,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子,却屡试不中。在高考的道路上屡次落榜后,他选择了以高价购得功名。这位《桃花扇》的作者,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少年聪慧,科举路却屡遭挫折
孔尚任于1648年出生,身为孔子第六十四世孙,他自小便与众不同。在父亲孔贞的严格教育下,孔尚任8岁便进入曲阜孔庙西侧的四氏学宫读书。据孔姓委员会的孔德秋所述,孔尚任聪明过人,自幼涉猎礼、乐、兵、农等领域知识。虽然18岁时中得秀才,但之后的科举之路却屡屡受挫。
对功名的渴望使孔尚任心情沉重,他卖地捐资,纳了一个“例监”(国子生)的身份。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他隐居石门山,受明朝旧友的影响,开始搜集明朝兴亡的史实和逸闻,为创作一部反映历史巨变的小说做准备。
御赐为官,获皇帝赏识终成器
清康熙二十一年,孔尚任受邀出山,参与修撰《家谱》与《阙里志》,并担任礼乐子弟的教习,监造礼乐祭器。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
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亲临曲阜祭孔,孔尚任被选为孔府引驾官,为皇帝讲经。他的表现得到了康熙的赞赏,被破格录用为国子监博士,成为了皇帝亲自赐官的幸运儿。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入职后,孔尚任在江南挂职锻炼4年,期间常有“迁客羁宦、浮沉苦海”的感慨。他深入接触前朝遗民,对明朝灭亡历史的了解逐渐加深。这段经历为他创作《桃花扇》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灵感。
他的生活与创作之路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从屡试不中的落魄才子到皇帝御赐的国子监博士,再到创作出传世之作《桃花扇》,孔尚任的一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起伏。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追求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