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被》中有一句话:“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这诗句传达了自古以来对贪官污吏的零容忍态度。那些贪官污吏,贪得无厌,但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今天,风趣网小编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历史上的巨贪故事,或许会让你为之震惊。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剑走偏锋,不顾一切地追求权力和财富,无视皇帝的威严。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巨贪,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和。他是谁呢?他就是北宋末年的王黼。
王黼,开封祥符人,生于1079年,正值北宋末年的混乱时期。这个时代,想要通过考试谋求一碗饭吃已经变得异常艰难。王黼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人心的优势,成功地踏上了权力的巅峰。
王黼的最大优点就是口才极好,而且非常聪明。他虽学识并不渊博,但却深谙人心变化。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很快就遇到了官场上的第一个提拔他的人。王黼并没有直接联系上提拔他的人,而是通过对方的儿子何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他和何志一起编修《九域图志》,通过滔滔不绝的聊天,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见识。何志被他的才华所打动,当即就将他举荐给了自己的父亲。
王黼的仕途因此开始一帆风顺。他凭借自己的口才和聪明才智,不断地攀升。他善于利用新旧宰相交替的机会,将蔡京夸得天花乱坠,成功地将原来的宰相推入深渊。宋徽宗因此决定让蔡京担任宰相,蔡京上任后对王黼进行了提拔。王黼官至四品,有了上朝和皇帝议政的机会。
王黼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继续巴结更高层次的人,甚至不惜与原来巴结的人翻脸表忠心。他成功地获得了梁师成的认可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迁,最终成为了右宰相。
大权在握的王黼并没有停止他的贪婪步伐。他在官场上大肆敛财,贪恋美色,甚至强抢妇女。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力为皇帝买来六座城池,被夸赞为“为国为民”。他的贪婪行为也导致了北宋一度陷入战争之中。他拿着国家的宝物与金国炫耀,导致两国再次开战,酿成大祸。
这位巨贪王黼的故事令人震惊。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人心的优势,成功地踏上了权力的巅峰。他却走上了贪婪的道路,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权力与财富应该用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的贪婪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