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行动与承诺正在迈入新的阶段,这一切都围绕着《巴黎协定》展开。这一全球气候行动的里程碑,自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近200个国家一致通过后,便引领着全球的环保方向。
《巴黎协定》的初衷,是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期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更进一步的努力,则是争取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除此之外,协定还涵盖了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等多个重要领域。它要求各国制定、通报并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同时强调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正当全球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一宏大愿景时,美国的退出无疑给全球气候行动带来了巨大挑战。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的白宫之行带来了一项行政命令,让美国正式背离了《巴黎协定》。这使得美国成为了唯一置身事外的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尽管如此,其他国家并未因此而放弃努力。以中国的电动车和光伏产业为例,近年来其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巨大,不仅出口产品赚钱,还借此树立了环保形象,充分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与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以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尽管《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蓝图和承诺的基石,面对美国的退出,全球的准备工作仍面临考验。但各国仍在积极寻求合作与共享的机会,用实际行动表明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承诺。无论是政策层面的调整还是科技的创新,都在推动全球气候行动不断向前发展。尽管挑战重重,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仍在不断凝聚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