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帝制幻梦的破灭
谁不了解袁世凯这位历史巨擘呢?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争议不断的人物之一。他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清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的“洪宪帝制”梦却引发了一场风暴。
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大族之家,其叔祖袁甲三和生父袁保中都是显赫一时的家族成员。在光绪帝维新变法期间,袁世凯伪装赞成变法,暗中却背叛维新派,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他逐渐掌握大权,成为北洋军阀首领。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凭借北洋势力和的支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但他的皇帝梦并未因此停止。为了复辟帝制,他接受了日本的无理要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袁世凯成立了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这一行为引发了护国运动,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
关于袁世凯的死因,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大部分人认可气死说,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病死。在袁世凯的一生中,他一直准备推翻清朝,建立新的封建王朝。他的一生步步高升,很少得病,精神和体力一向很好。但在他窃国称帝时期,面对各种压力与反对,他或许真的被气死。
袁世凯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想在声势浩大的中华民国的时代做皇帝,最终命丧黄泉。他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结束,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的传奇人生,还有关于他死因的种种猜测。
那么,袁世凯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或许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谜团。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死亡与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与他对权力的追求、与他的错误决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史资料选辑》第74期上,刊登了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的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其中提到:“内外交攻,气恼成病而死”。各种资料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观点:袁世凯因未能实现称帝梦想,心中气愤,终致病重离世。
二、关于病死的推测
关于袁世凯的死因,史料中普遍认为他患上了尿毒症。最初的症状只是小便困难,这本不是什么大病,如果及时住院进行导尿或手术,是有可能治愈的。不幸的是,袁世凯的两个儿子在此事上意见分歧。大儿子袁克定信任西医,主张手术治疗;二儿子袁克文则坚决反对。而袁世凯本人更信赖中医,不愿接受西医的诊断与治疗,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这种说法与“气死说”相互关联,即认为袁世凯的生病源于愤怒,生气的结果是他的死因。袁世凯死后的官方讣告中,却是宣称他是病死的。
详细记载在黄毅的《袁氏盗国记》中:“五月二十七日,经过中医刘竺鉴、肖龙友的多方诊治,但效果不佳。到了六月初四日,病情急剧恶化,于是请来了驻京法国公使馆的医官博士卜西京氏进行诊断,确诊为尿毒症,并伴随神经衰弱,病情严重到几乎无法挽回。”
王忠和的《袁世凯全传》也提到袁世凯患有“相传为尿毒症,因中西药物杂进,以致无法治愈”。而在20世纪50年代的刘厚生《张謇评传》中,也提到袁世凯患有尿毒症和摄护腺肿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iwuy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