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怪事 >>

韦后和安乐公主为什么要毒杀唐中宗李显 说到底

编辑:奇闻奇事 2025-10-14 18:25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今天,奇秘网的小编带着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来到了大家面前!关于李显的死因,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与纷争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吧!

公元707年,长安皇宫肃章门外突然杀声震天。唐中宗李显被惊醒,他紧紧抱住韦后,瑟瑟发抖。紧接着,太子李重俊带着兵士闯入宫中,声称要铲除奸贼,韦后和安乐公主首当其冲。

韦后早已与武三思通奸,安乐公主也嫁给了武崇训,两人都与武三思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显被两个宠妃的哭诉所迷惑,带着众人来到玄武门据守,调右羽林将军刘景仁领兵护驾。

李重俊身为太子,本应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为何会谋反呢?这背后与韦后、安乐公主的嚣张跋扈有着莫大的关系。

公元706年,李重俊被立为太子,但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因为非韦后所生,李重俊成为太子后如坐针毡。安乐公主更是飞扬跋扈,在丈夫武崇训的唆使下,毫不顾忌兄妹之情,经常当面辱骂李重俊。

不久后,韦后与武三思暗通款曲,打得火热。李重俊心中忧虑,武三思的侄儿手握大权,对李重俊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安乐公主在武崇训的唆使下,劝说李显废掉李重俊,改立自己为皇太女。虽然李显多次拒绝,但李重俊感到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他决定拉拢魏元忠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谋划一场政变。

魏元忠一直与武三思不和,而李多祚对李唐王朝忠诚耿耿。某日,李重俊设宴邀请两人,佯装酒醉之际,倾诉心中苦闷,痛陈武三思父子和韦后扰乱宫闱的罪行。三人一拍即合,决定铲除奸贼。

于是,在707年七月,李重俊带领羽林卫三百余人发动政变。他们先冲进武三思府中,将武三思父子斩杀。随后,李重俊要李千里带兵攻入肃章门,在皇宫内搜寻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人。

李重俊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军队未能控制至关重要的玄武门。在上官婉儿的提醒下,李显让刘景仁带兵抢先控制玄武门。等到李重俊赶到时,李显已经在玄武门等候。

李重俊陈述了兵变的理由,希望李显交出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但李显被韦后母女的言词所迷惑,下令出击。跟随李重俊的羽林军士兵们原本听从李多祚的命令,此时心生疑虑,军心涣散。最终,李重俊见势不妙,带着心腹逃亡终南山,被家奴所杀。

这次政变发生在景龙元年,被称为景龙之变。作为首脑人物的李重俊仓促而动,没有经过周密的规划。起兵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控制皇宫入口的玄武门,而是为了私仇先去攻杀武三思父子,导致错过了进入皇宫控制唐中宗的大好时机。这使得韦后和安乐公主得以在李显面前进谗言,进而调兵守住玄武门。最终手下士兵反戈一击,导致了政变的失败。

景龙之变后,韦后和安乐公主权力日盛,两人都想着仿效武则天一样夺取皇位。他们合谋毒杀唐中宗李显的计划虽然未能成功实施而被挫败但影响力依然巨大。在李隆基的父亲登基为帝后出于清算韦后母女的需要追复了李重俊的太子名号以彰显正义的力量和决心铲除奸贼的决心和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支持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思考的空间让人们认识到权力的争夺和纷争所带来的残酷和悲剧性后果也提醒人们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的信念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为责任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