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著中,司马望的角色虽然未能与真实历史中的位置相匹配,常常被忽略,但在历史上的他,却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作为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之子,出继给司马朗的司马望,尽管在同辈兄弟中名气不大,但背景显赫,师从两位杰出的父亲,本身才能必然非凡。
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望是崔州平、石广元的学生,间接或直接地帮助过邓艾多次。当邓艾被姜维包围时,司马望不仅破阵救出邓艾,还在其受伤时献计策让党均到成都联系阎宇,成功召回姜维并让其退兵。他还与邓艾内外夹击打败姜维,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策略。尽管在小说中他的作用被略写,但他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才智却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上,在真实历史中,司马望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为曹髦信任的近臣,司马望在正元年间被派往关中镇守八年。他采用多种策略成功阻止了姜维的九次北伐中原。邓艾在他的手下任职平西、镇西将军,后来才在司马望回朝后升任其职务。由于邓艾与司马望两人经常联合作战,人们往往忽视了司马望的真正统帅地位。在关中的八年里,“威化明肃”,他广设方略应对姜维,使得姜维无法为患。司马望还多次出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他不仅成功抵御了吴军的进攻,还在联合胡烈和司马骏等将领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这些都足以证明他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对司马望有所描绘,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和外交策略。他的表现与历史上的记载相符,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现实中都展现出了他的杰出才能。作为唯一在蜀国两个战略方向担任统帅的将帅,他几乎没有遭受过严重败绩。他在历史上为中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保家卫国的杰出将帅。从罗贯中对他的描绘以及众多司马家族人物的刻画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统一的赞美态度。司马望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人们对英勇、智慧和忠诚的崇敬和赞美。
《三国演义》虽然对司马望的角色有所简化但历史上的他是真正的英雄。他的才华、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传奇。通过了解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