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对东欧小国阿尔巴尼亚的无私援助,让这个仅有两百万人口的国家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尽管当时中国正面临三年困难的严峻时期,但我们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与对越南一样,成就显著,令人感慨。
在这段历史的背景之下,我们要谈谈中国的付出与收获。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即使在自己受到封锁和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经济及军事援助。这些援助的金额,合计超过人民币一百亿元。军事援助项目的繁多和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了阿尔巴尼亚的实际需求。这些援助在阿尔巴尼亚似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甚至认为,因为对中国的援助,他们失去了苏联的协助。
据曾在七十年代初担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的耿飚将军回忆,阿尔巴尼亚的第一书记霍查曾直言不讳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援助,就像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而阿的现任总理谢胡也曾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这些话透露出一种依赖和理所当然的态度,让人不禁思考援助的真谛。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并非毫无所求,但我们的初衷始终是为了帮助友邻国家建设和发展。即便面临自身的困难,我们也始终坚守承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阿尔巴尼亚实现发展进步。我们也要认识到,援助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真正的合作和尊重,我们才能共同走向繁荣与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