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知识 >>

谢安的弟弟谢万领导北伐,为何最后会大败而归

编辑:历史文化 2025-05-23 07:24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谢万,字万石,陈郡阳夏人氏,生于公元320年,逝于公元361年。他是谢裒之子,谢奕之弟。这位英才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出众的器量而享有盛名。虽然他的器量不及谢安,但他擅长展现自我,因此在年轻时便赢得了声誉。成年后,他因自己的才华被抚军将军看重,召为从事中郎。后来,他升为吴兴太守。

在升平二年(公元358年),谢万的哥哥谢奕去世,他继任为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并兼任豫州刺史。当时有人认为谢万的才华更适合治理内政而非领兵打仗。王羲之曾写信给桓温,建议不要让谢万担任外镇之职。桓温并没有接纳这一建议。王羲之还写信劝谢万要与士卒亲近,但谢万未能做到。尽管他肩负北伐重任,却表现得高傲豪纵,毫不安抚士众。这让谢安十分忧心,他不仅亲自慰问和勉励谢万的部下,还劝谢万多与手下将帅见面、聚餐谈话,不要再表现得那么高傲。

当谢万与众将聚餐时,却无言以对。他拿着如意指着众将说:“诸将皆劲卒。”这样的话对于将帅来说是一种羞辱,因为兵卒是最低下的军衔。众将听后对谢万更为忿恨。

升平三年(公元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谢万计划先行修建马头新城,然后亲自率兵支援洛阳。当郗昙因病退屯彭城时,谢万误以为对方是因为前燕兵强而退,于是也匆忙退兵。结果,他的部下自行溃败,谢万只身狼狈逃回。期间,他的部下曾打算趁败杀了他,但因念及谢安的威望才没有实行。这次溃败使得豫州各郡落入前燕之手,谢万因此被废为庶人。

在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朝廷重新召见谢万为散骑常侍。可惜此时谢万已经去世,享年四十二岁。朝廷以散骑常侍的身份作为对他的赠官。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将领,他的才华和勇气被世人所铭记,他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流传的佳话。

谢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的命运波折令人感叹。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勇气,也揭示了领导者的责任和与人相处的智慧。他的生涯成为后人学习和反思的宝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