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原型
“解放碑中学”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它在剧中的对应原型是重庆的29中(解放碑校区)。导演张一白和编剧里则林,这两位文艺界的佼佼者,正是这所学校的校友。他们的亲身经历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注入了真实生活的气息。
此剧的时代背景定格在2004-2005年,那是一个超女盛行、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千禧年代。剧中的人物原型主要来源于学校2003级的学生,他们的青春故事融入了那个时代的特色。
二、角色原型
1. 涂俊(老狗)的原型是刘文钦。现实中的刘文钦如今从事销售工作,依然热爱篮球,保持着单身状态。剧中,他与编剧里则林之间的真实互动被巧妙地转化为剧情,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2. 刘闻钦的原型也是刘文钦。不同于剧中的命运,现实中的他并没有经历退学后的坎坷,他的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并没有剧中的悲剧色彩。
3. 马田这个角色,其实是编剧里则林的青春写照。剧中,他的经历与里则林自己的青春经历如出一辙,让人感叹青春的酸甜苦辣。
至于其他角色,如大力娇、陈圆圆、咪咪和大嘴,他们的原型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大力娇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母亲;陈圆圆学习设计后转型为主播;而咪咪和大嘴的现实生活尚未被详细披露。
三、虚构角色与创作背景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角色是完全没有原型的,那就是安然。她是为剧情需要而创作的角色,她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
整个故事原本是基于编剧里则林的初中经历展开的,但后来调整为高中背景,以增强故事的戏剧张力。剧中大部分的事件都是源于原型人物的真实生活,无论是校园内的冲突还是情感纠葛,都是青春的常态。导演和编剧巧妙地将这些真实经历转化为剧情,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也能感受到青春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