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灯塔,被誉为世界著名的第七大奇观及十大奇迹之一。其遗址位于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尽管该灯塔曾在两次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在1480年沉入海底,但它的壮丽与辉煌仍被世人传颂。让我们一同探寻其背后的建筑结构和深意。
这座名为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的巍峨建筑,总高度约135米,由三层不同结构的塔楼组合而成。首层为方形,高达60米,内设300余间大小不等的房间,这些房间用途多样,既作为燃料库、机房,又是工作人员寝室。二层呈八角形,高15米,专门用于存储和输送石油。而最上层的圆形塔顶,围绕着圆顶灯楼,由8根高达8米的石柱支撑。
塔顶矗立着一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雕像,高8米,在日夜的洗礼下熠熠生辉。整座灯塔由花岗石、铜等材质建造,灯光燃料主要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建筑占地约930平方米,巧妙地运用了反光的原理,通过镜子将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使得日夜中的灯塔都光彩夺目。
白天,日光在灯塔上闪耀;夜晚,灯火通明,为入港的船只提供导航。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给舵手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其结构十分复杂,塔基为方形,高达14米,实质上是建在大岩礁上的三四层高的建筑。下层塔身高达71米,同样为方形,四角铸有朝向四个方向的海神波赛东之子的青铜像,象征着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缩小成细柱形,高度为9米。在八根石柱的支撑下,圆形塔顶呈现洋葱头形状。上层塔身之上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状结构,昼夜燃烧着熊熊火焰。塔顶还铸有一尊海神波赛东的青铜立像,为整个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魅力。
灯塔的外观美观大方且内部结构也十分严密。塔基的几层设有数十个房间,这些房间可能是供值班人员住宿、办公的场所,也可能是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空间。为了克服单调感并赋予整体造型艺术性视觉感观,还设计了许多窗户以模仿楼房的效果。还有研究者认为下层内部宽敞且存在人工升降装置用于运送火炬燃料和其他物品,保证了火炬的持久燃烧。据说火炬不仅依靠本身的火焰光芒还能通过反射的火光照亮远处的航船使其不会迷失方向。这一伟大的灯塔设计确实使航船能够轻易地找到通往亚历山大港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