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上滕王阁中的滕王是谁 滕字的寓意是什么

编辑:历史文化 2025-10-08 11:02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阅读《滕王阁序》,或许大部分人对于原文内容已经模糊不清,但其千古名句却如同烙印般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这些名句在各种场合被频繁引用,足以证明其经典的地位。在学习《滕王阁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聚焦于文章的作者王勃,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滕王”。对于曾经艰难背诵此文的我而言,当时曾疑惑:这滕王为何要建个滕王阁来让我们头疼呢?其实,真正该怪的是王勃,因为《滕王阁序》是他写的,与滕王本人无关。那么,这滕王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一篇《滕王阁序》为王勃赢得了名声。许多人尚未亲眼见过滕王阁,却已读过其序。滕王阁以这篇文章闻名,积累了众多雄文诗篇,名声越来越大。除了洪州的那座滕王阁,滕王还在隆州另建了一阁。两阁都翘檐金碧,极为辉煌。滕王的这两座阁也使他成为大唐王公中因骄纵失度的反面典型。

滕王名叫李元婴,是唐高祖的第二十二个儿子。他出生在大唐建国之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他成为了一位潇洒风流的王子,不仅能言善道,还酷爱音乐、舞蹈,擅长丹青,吸引了众多文人前来投奔。

尽管李世民文治武功卓越,但他出生时父亲李渊还只是太守,与李元婴的教育背景不可相提并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兄弟们都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当他看到李元婴府上聚集了大量文人时,担心会发生意外。他将李元婴封为滕王,食邑千户,并让他远离长安。

到了金州后,李元婴变得骄纵淫逸,不顾众人反对,开始横征暴敛,想要修建一座行宫。这事传到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责备他行为失当,将他贬为金州刺史,降为八百户。但李元婴到了金州后依然我行我素。他的行为再次传到李世民耳中,但这次李世民只是笑笑,并在年末赏赐诸王时给他最多的赏赐。刚继位的李治不解其意。李世民解释说是因为怕他剥削食邑。

在李世民去世后,众王公大臣需服丧。但李元婴却在服丧期间召集僚属宴饮歌舞。刚继位的李治对此非常不满,责备他并让他悔改。但李元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责备,继续他的奢华生活。后来他被调到苏州任刺史。

一年后,李元婴再次被贬至洪州。他觉得洪州是个好地方,决定修建一座楼阁以便会客交友。历时数年,楼阁终于建成,被称为滕王阁。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南昌的滕王阁并非滕王自己修建的那个。公元848年,那座因王勃出名的滕王阁毁于大火。此后这座楼一直处于重建、被毁的循环之中。历史上滕王阁先后被重建了29次之多。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是在1989年重建的版本。

李元婴在招待文朋诗友时总会想起以前的豪华生活。于是决定在隆州再建一座楼阁模仿洪州的滕王阁。此时李治多病,无心再管李元婴。李元婴在隆州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二十余年。临死前,他的许多朋友来看他并自责说是他们的打扰让他失去了滕王的地位。但李元婴却淡然一笑说:“‘滕’的真正含义是水的腾涌和张口放言。”以他的聪明才智来看李世民对他封‘滕’,其实是警告他不要威胁皇权。他故意奢侈无度只是想表明自己只图享受生活并不追求皇权。所以在他兄弟中他得以善终也就不奇怪了。

上一篇:僵尸道士 僵尸和道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