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知识 >>

国资委 上市公司 国资委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考核 企业负责人

编辑:历史文化 2025-11-19 13:14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一、政策框架与核心要求介绍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出明确信号,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之中。这一决策意味着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将成为企业负责人备受重视的焦点。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企业负责人将采取一系列行动,如增持、回购、现金分红等。该政策自《若干意见》发布后,将于2024年12月开始全面实施,并在2025年正式启动考核。

国资委 上市公司 国资委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考核 企业负责人

这项政策的考核目标与工具聚焦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涵盖了经营效率、创新能力以及对投资者的回报。并购重组、现金分红的频繁化以及解决破净问题等市场化手段都将受到鼓励。国资委也要求建立长期市值管理机制,避免短视行为,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2025年考核指标调整详解

对于2025年的考核,央企将继续沿用“一利五率”的指标体系,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其中,“营业现金比率”将被替换为“营业收现率”,这一变化更强调了销售现金的回流能力,体现了对企业现金流管理能力的更高要求。除此之外,利润总额的增长、资产负债率的稳定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等指标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市值管理的具体考核方式方面,部分企业如中兵红箭将需要考核股价相对综合增长率,例如是否跑赢大盘或行业指数。研发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也将间接影响市值管理的基础。

三、企业积极应对市值管理要求

近期,浙江等地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行动,通过业绩说明会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以落实市值管理的要求。专业化整合也被视为提升市值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领域。

想要深入了解各企业的考核细则,不妨关注其公开披露的考核方案,以便更好地掌握其市值管理的动态与实践。这一轮政策调整与实践,无疑将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来全新的市值管理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营业绩,还要关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通过有效的市值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与投资者沟通,提升投资者信心,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所有企业深入研究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