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后主为了抵御强大的后周,巧妙地运用了离间计,并派遣使者向后周世宗柴荣献上三千两白银及一封拉拢书信。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并未为所动,他坚持原则,将书信和白银如数上交后周世宗,展现出了坚定的忠诚和清廉的品质。
同样,在后周与吴越国的交往中,曹彬作为后周的使者被派去吴越国送兵器。送完兵器后,曹彬便准备返国,他坚决谢绝了吴越国的招待与馈赠。尽管曹彬再三推辞,吴越国的官员还是追上了他,并赠送了大批的金银珠宝。曹彬在此情况下表示,如果坚决不接受可能会被人误解借吴越之名沽名钓誉,且可能贬抑朝廷的器度。于是,他选择了接受,但将礼物全额上交朝廷,自己分文未留。
回想起数年前,新加坡官员对我国的一次拜访。在球叙期间,我国官员赠送了一件精美上衣给新加坡官员。新加坡官员随即询问该上衣的市价,并告知我国,新加坡法律规定公务员不得收受馈赠。但如果遇到拒绝会违背社会或公务礼仪的情况,可以选择按市价购买或将价金缴库。
上述的故事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理念: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其官员的清廉度息息相关。赵匡胤和曹彬的故事展现了清廉官员的智慧与坚持原则的重要性。他们明白接受馈赠可能带来的风险与误解,但他们也理解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何灵活应对以保持清廉形象。这些故事都强调了清廉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个人道德和职业操守在公务行为中的核心地位。更多精彩故事和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见证那些坚守清廉的公职人员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