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界之最故事(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不只有多项世

世界之最故事(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不只有多项世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05-01 12:26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探秘乌东德水电站:世界之最的奇迹诞生记

今天(16日)上午,一个举世瞩目的新闻从江畔传来乌东德水电站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这一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工程奇迹,究竟蕴含了怎样的电力与生态效能?总台央视记者带您一同探访乌东德,揭开这一工程的神秘面纱。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与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交界的江河道上,不仅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大工程,更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世界第七、全国第四大的乌东德水电站,拥有多项世界第一。其厚高比仅为0.19,创下了世界最薄300米级特高拱坝的纪录;左右岸地下电站主厂房的开挖高度位居世界第一。这些世界之最的背后,是建设者们采用的多项新技术,是对技术难题的突破与创新。

全球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构筑大坝,减少坝体开裂,实现“无缝”大坝;利用独特的山谷地形,采用双曲拱形设计,极大减少水泥用量;在坝体中埋入大量冷却水管、温度检测设备,实时监控坝体情况。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

作为水电站的核心功能之一,乌东德水电站在发电方面也表现出色。左右岸各布置6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20万千瓦,位列世界第七、中国第四。每台水轮发电机中的转子重量达到全球最重,重达2100吨。如此巨大却又格外精密的发电机组,所有的核心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展现了中国的制造实力。

乌东德水电站的生产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自去年6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已经累计生产240.72亿度电,待水电站全部满发时,一天的发电量就可满足30万人1年的生活用电。多年平均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为绿色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

探访乌东德水电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故事的分享。从开始筹备到正式施工,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个奇迹。地质工程师王团乐、木工杨相程与钢筋工彭朝芝、建设者晁燕安和他的妻子陈鸿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故事。

在王团乐、杨相程、彭朝芝、晁燕安、陈鸿菲等众多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这一壮丽工程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今天(16日),乌东德水电站的所有机组均已投产发电,闪耀着他们智慧的火花。

幕后,有监制的严谨把控,有制片人的精心策划,有记者们的深入报道。他们的名字是:唐怡、赵新宇、梁丽娟、张伟、朱虹、宋菀、唐志坚、王佳林以及余晨东。他们的付出,如同建设者们一样不可或缺。

技术的支撑,离不开潘国华的精湛技艺。正是这些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乌东德水电站才能顺利投产发电。他们是这个伟大工程的坚强后盾,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力建设的卓越实力。乌东德水电站全体建设者的辛勤付出,铸就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壮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