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新闻闪电报道,于三月二十日见证了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在孔子博物馆的盛大开幕。本次展览以“印证诚信、共鉴文明”为主题,共展出近三百件历史古印珍品。
深入了解印信文化,就如同解读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印信,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集家国情、诚信和雅兴于一体,体现了多层文化内涵和卓越匠心。如同诗经中玉石雕刻比喻君子之学问美德,儒学大家荀子以金石雕刻形容学业之坚持,印信文化融合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本次展览在孔子博物馆举办,更具特殊意义。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繁荣的名片。从曲阜三孔景区的书法碑刻到武氏祠的篆刻艺术,再到邹城峄山的碑文书贴,济宁的篆刻文化建树已然闻名遐迩。济宁的“范式之印”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诚信的注解。该印出土于山东济宁嘉祥县的范式墓,与著名的范式碑一同,堪称全国之最。
济宁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众多的书法篆刻爱好者。目前,济宁拥有百余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社员,堪称山东乃至全国的书法篆刻重镇。济宁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动作不断,从多个维度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深远布局。
近年来,济宁在文化基层建设方面不遗余力,通过推行乡村儒学讲堂等模式,让文化之根在基层壮大。济宁还通过举办专门的书法篆刻展等活动,提振了篆刻艺术从业者的信心。不仅如此,济宁还致力于推广印信文化,通过强强联合、共谋发展,让印信文化传承发展达到新的高峰。
济宁的印信文化格局正在不断扩大。在孔子故里,中华经典成为中小学诵读教材;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舞台上,济宁正展示着印信文化的独特魅力。济宁作为印信文化的中心地带,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通过这次展览,济宁将向世界展示其作为印信文化高地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十年前,习总书记在济宁曲阜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提出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此后,他又作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后的今天,济宁举办的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展现了这座城市在推动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方面的决心和成果。此次展览不仅彰显了济宁在文化自信自强方面的坚定立场,也反映了其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铸就新辉煌方面的努力。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济宁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其在文化领域的担当和贡献。
站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济宁所展示的印信文化答卷充满了文化自信和担当。这份答卷不仅是济宁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和传承,更是一种对于新时代文化的创新和探索。这种勇气和魄力,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的风骨,也体现了济宁在推动文化“两创”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闪电新闻记者亓顺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