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儒林外史章节概括

儒林外史章节概括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05-04 06:02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群体为核心,透过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深入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下为书中主要章节的生动概述:

第一回,以“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为题,讲述了元末明初少年王冕的故事。王冕自学成才,擅长画荷,淡泊名利,拒绝权贵的招揽,选择隐居山林。作者借王冕的“高士”形象,深刻批判了后世科举制度对文人的腐蚀。

第二回至第三回,周进与范进的科举悲剧相继上演。周进在多次落榜后,终于在省城贡院号房触发情感爆发,而范进在中举后喜极而疯,凸显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接下来的章节中,严监生与严贡生的丑态尽显。严监生成日吝啬,临死因灯盏而迟迟不肯咽气,严贡生则欺压百姓、强占他人财产,揭露了封建乡绅的虚伪与霸道。

第七回至第八回,荀玫与王惠的官场沉浮引人关注。荀玫年少中进士却因母丧遭弹劾,而王惠则视衙门为追逐权势之地,赤裸裸地展现了官场的黑暗。

第九回至第十二回,娄府公子与名士的闹剧令人捧腹。附庸风雅的娄三、娄四公子招揽假名士,闹出诸多笑话,讽刺了伪名士的虚妄。

第十三回至第十五回,马二先生的迂腐与匡超人的堕落形成鲜明对比。马二先生热衷八股文,无视山水之美;而匡超人则受名利诱惑,堕落为道德败坏的投机者。

第十六回至第二十回,西湖名士群像浮现。景兰江、赵雪斋等自诩风流的假名士,终日饮酒作诗、攀附权贵,实则胸无点墨。

第二十一回至第二十四回,小贩牛浦郎偷取已故诗人牛布衣诗稿,假冒其身份招摇撞骗,反映了底层文人道德沦丧的现象。

第二十五回至第三十回,杜少卿与南京文人圈的故事引人深思。杜少卿蔑视礼法,散尽家财救助他人,被世俗视为“败类”,但却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泰伯祠大祭揭示了传统道德的无力回天。

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回,描述了市井奇人与边缘文士的生活。戏子鲍文卿恪守本分、重情重义,才女沈琼枝不甘为妾,逃婚至南京卖文为生,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智慧与女性的独立意识。

第四十一回至第五十六回,通过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汤奉知县草菅人命等情节,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尾声中的“四大奇人”以技艺安身,超脱功名,寄托了作者对独立人格的向往。

这部小说以“功名富贵”为镜子,反映了儒林百态:有人痴迷科举癫狂成魔,有人假借风雅欺世盗名,有人坚守本心独善其身。吴敬梓以悲悯与讽刺交织的笔触,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人性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