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鲜之(公元364年至427年),字道子,荥阳郡开封县人,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人,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大臣。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与成就。郑鲜之用心读书,却不爱交游。他在东晋末年担任御史中丞,为人正直不阿,不依附权贵。他的外甥刘毅虽身为亚相,但若处事不当,郑鲜之便会让侍御史弹奏免官。他与刘裕友善,在刘裕和刘毅争权时,他坚定地支持刘裕。一次,刘裕在赌局中获胜,郑鲜之兴奋得赤脚绕床大叫,被刘毅责备“郑君这是干什么”,时人称郑鲜之为“格佞”。义熙十二年(416年),郑鲜之随从太尉刘裕,任太尉右长史。随着刘裕即位为宋武帝,他的仕途更加顺畅,历任太常、都官尚书。因从征有功,被封为龙阳县的五等子。在宋少帝景平年间,郑鲜之面对徐羡之、傅亮当权,出任豫章郡太守。他的个性通率,说话不遮隐,有时令人感到畏惧。他喜欢交游,行踪飘忽不定,随驾车的开到哪里就到哪里。郑鲜之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佛学家。他的文集虽已佚失,但在《全三代秦汉六朝文》中仍存有其九篇文章,《先秦汉魏晋诗》中存有其一首诗。他善于议论,尤其崇尚佛学,曾撰写《神不灭论》,吸收慧远“形尽神不灭”的佛学思想,攻击“形神同灭”的观点。他认为神明为万物之本,高于太极,永恒存在。他反对将形与神混为一谈,认为“神为生本,其源至妙”,反对桓谭的薪火之喻,认为“薪虽所以生火,而非火之本”。他的信仰笃实,既体现在对儒家名教的坚守上,也体现在对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上。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王弘入朝为相,举荐郑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427年),郑鲜之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获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郑鲜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在文学和佛学领域也有深厚的造诣。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
郑鲜之:南朝宋时期大臣,为人通达直率,受人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05-08 02:19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下一篇:没有了
- 奇闻标签
-
- 奇闻异事
- 灵异事件
-
-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是哪十个
浏览: 11
-
世界未解之谜诡异图片
浏览: 16
-
维纳斯断臂之谜 千年之谜断臂维纳斯背后的秘密
浏览: 26
-
1962年活鲛人现身事件
浏览: 258
-
爱因斯坦7个预言 爱因斯坦是哪7个预言
浏览: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