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字伯符,汉末群雄中的佼佼者,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在关东联军讨伐成功后进驻洛阳的日子里,孙坚虽已英勇战死,但他的将士依旧忠诚于孙家。
孙策投奔袁术后,巧妙地要回父亲的旧部,开始谋划向江东发展的大业。他凭借智勇双全的胆识,争取到了诸多豪杰的协助,最终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打败黄祖,扫清了江东的所有障碍,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孙家的天下。正当孙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却不料遭到仇敌的暗算,英年早逝。临危受命,孙策将江东的大权交给了弟弟孙权。
关于孙策为何选择传位给弟弟而非儿子,这其中有三点深刻的考量。孙策的儿子当时年仅四岁,毫无主持大局的能力。即便有周瑜等亲信的支持,也难以抵挡其他家族的反叛。传位给儿子,反而可能害了他的性命。孙权展现出非凡的才干。孙策逝世时,孙权年仅十七岁,但已参政多年,政治天赋极高。他在江东大臣中享有威望,由他继承大权,能够稳定江东的局面,避免分裂。
孙权的举动也深深地打动了孙策的旧部。当年孙坚死后,孙权独自一人前往,成功取回父亲的遗体。这一举动彰显了他的胆识和魄力,也让旧部们看到了他的决心和能力。他们深知,孙权有能力掌控大局,比起一个稚嫩的孩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孙策与孙权兄弟情深,彼此信任。孙策曾坦言孙权在政治上的能力比自己更强,也早有将孙权培养为接班人的打算。为了保证孙家能够继续掌控江东,保证江东不分裂,兄弟和睦,孙策最终选择了将大权交给孙权。这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
孙策的一生虽如流星般短暂,但他的传奇故事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凭借自己的智勇和胆识,为江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选择将大权交给孙权,更是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无私胸怀。在孙策的英明领导下,江东迎来了新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