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与之俱黑的世界里,死亡似乎成了保持纯洁的唯一方式。白玉莲的轻易逝去,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让人联想到纯洁无瑕。在这个世界,只有死亡才能守住纯洁,而那些活着的人,却要继续承受践踏。
潘金莲与武大,两个本不相干的人,走进了同一个时空。他们的故事让人叹息,人们为武大的遭遇而悲伤,为潘妈妈的困境而担忧,却忽视了张大户这样的富贵人物也有自己的困境。
张大户年过六旬,无子女的他深受古代观念的影响,“断子绝孙”仿佛是最恶毒的诅咒。他的妻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破例买了两个使女,其中之一便是潘金莲。另一个使女白玉莲的早早离世,使得潘金莲更加引人注目。
余氏在理智与情感的撕裂中煎熬。理智上,她应该让丈夫收用潘金莲,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这样才不辜负支付给潘妈妈的三十两银子;但情感上,她不甘心自己的床铺被一个年轻女孩占领。岁月无法挽回,但年轻女人的出现却让她心生嫉妒,认为是她们夺走了自己的男人。
余氏的严防死守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张大户对潘金莲的欲望愈发强烈。潘金莲的长大成人,如同鲜花绽放,她的美丽吸引了张大户。一天余氏外出赴宴,张大户抓住机会,将潘金莲收入房中。仅仅一顿饭的工夫,潘金莲便攻破了敌人三年的防线。
这段描写并不单纯。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贪色对人生的毁灭。《金瓶梅》的开篇诗中有言:“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张大户的那四五样病症,仿佛是对这首诗的残酷注释。余氏的愤怒与嫉妒让张大户决心为潘金莲寻找一个好人家。他虽然富甲一方,却愿意为潘金莲倒赔嫁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在这个与之俱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困境与挑战。而在这个充满欲望与挣扎的世界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