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蜀汉丞相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际,给后主上书的表文。这篇千古名篇,展示了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坚定志向和共创大业的经历,让人钦佩不已。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在这关键的时刻,他精心安排成都留守班底,并向刘禅推荐了一批储备人才。其中,郭攸之、费、董允以及将军向宠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侍中郭攸之性格温顺,不善管事,而董允则负责处理宫中事务,他行事谨慎,敢于匡正皇帝的不当行为,压制宦官,确保他们不敢胡作非为。费则是诸葛亮去世后的重要接班人之一,与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英。
除了他们,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也是诸葛亮选拔的重要人才。陈震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担任尚书令,奉命出使东吴。张裔则是益州本地人,才思敏捷处事稳重,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蒋琬曾是广都县长,因不理政事惹怒刘备,但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得以幸存,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自诸葛亮进驻汉中至病逝五丈原期间,他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和选拔。他将这些人才分为两拨,一拨留守成都帮助刘禅处理政务,一拨随军北伐。这些人才大多不负众望,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蜀汉地域有限,人才匮乏。诸葛亮在世时还能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人才,但随着他的逝世,蜀汉的国运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蒋琬、费、董允等人的离世,使得蜀汉的人才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尽管如此,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的执政时期,他们依然为蜀汉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感叹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卓越才华。他在世时选拔和培养的人才,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即使在他去世后,这些人才依然为蜀汉的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诸葛亮的眼光和智慧,为蜀汉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