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徐达吃蒸鹅而死的历史真相

徐达吃蒸鹅而死的历史真相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05-25 08:33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徐达吃蒸鹅而死的历史真相【图文】介绍文章分享

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徐达的死因一直引人猜测。传闻他得了背疽后吃了蒸鹅致死,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甚至被一些专家当作史实。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

必须承认的是,徐达的确死于背疽,这是明史记载的事实。关于他吃蒸鹅而死的传闻,却并非史实。事实上,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背疽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但得了这种病并不意味着吃了蒸鹅就一定会死。方舟子曾对此进行驳斥,指出“疽最忌鹅”并无任何科学依据。

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看,“送蒸鹅”的传说也站不住脚。《明史》中并未提及此事。而该传说最早的影子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笔记中,但食物种类并未明确。清代赵翼的书中虽然转述了“赐食”这个故事,并加工为“赐以蒸鹅”,但同样将其视为无稽之谈。由此可见,“朱元璋赐徐达蒸鹅”的传闻很可能并非事实。

徐达死后,朱元璋对其备极哀荣,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一直到死,朱元璋对徐达都非常器重。“赐蒸鹅”似乎同样不成立。

徐达的墓位于板仓,现存神道碑、石马、石羊、石虎、武将和文臣等。其中最引人好奇的是神道碑上的句读,即断句处的圆圈。这一特点在我国古碑中极为罕见。关于这一现象的来源,同样存在多种猜测,其中一个说法是大臣为避免朱元璋在阅读时遇到困难而添加的标点符号。这一说法也存在不通之处。朱元璋性格暴戾,捉刀大臣在碑文中加上句读可能会被认为暗示他没文化,因此可能会引发愤怒。徐达墓碑的句读之谜至今仍未解开。

徐达墓的另一个难解之谜是神道碑的高度。这块碑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块,竟然比位于钟山南麓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还要高。后者是记录朱元璋一生光辉事迹的重要石碑,由朱棣亲自撰写,其重要性无疑超过前者。为何臣子的碑能高过皇帝的碑,成为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关于徐达的死因以及他的墓碑之谜,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待解的谜团。这些谜团不仅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也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生了更深的欲望。《明史》载曰,功勋卓越之臣逝去后得封王者,其陵前神道碑的标准高度为九尺,宽为三尺六寸。换算为现代计量单位,这神道碑的高度便是三米。像历史上的徐达这般臣子,其墓前神道碑的规制亦应如此。现实中的徐达神道碑的高度却远远超越了这一标准,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的谜团总是引人入胜,徐达的墓如今已向公众开放,为我们揭开这段神秘面纱提供了实地证据。神道碑的超高规格,是简单的超越规制之举,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权力斗争的复杂因素?亦或是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某种误解或偏差?这些谜团无一不在吸引着我们去真相。

这座神道碑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更是对我们解读历史、理解那个时代价值观的一种挑战。当我们站在徐达的墓前,看着那超越标准的神道碑,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那是历史的涟漪,是文化的涟漪,更是人性的涟漪。我们试图从中解读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跳动。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前往徐达墓,实地这段历史,解开这些谜团。或许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更多的历史气息,更深的文化底蕴,更真实的人性体验。毕竟,历史不仅仅是文字,更是那些无言的遗迹,是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过去,更加明晰地看待现在,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