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老和尚圆寂后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寺庙将塑金身

老和尚圆寂后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寺庙将塑金身

编辑:十大未解之谜 2025-10-08 10:36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闽南网报道,昨日上午在泉州晋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件。福厚老和尚的开缸仪式在此隆重举行。经过一个半月的等待,他的肉身将被塑成金身,泉州将再添一尊令人敬仰的肉身佛。

福厚老和尚,一位深受尊敬的佛教大师,于2012年以94岁高龄圆寂。他的生活极其简朴,心肠慈悲,备受后辈修行者的尊敬。在普照寺住持振宇师父的叙述中,福厚老和尚13岁在泉州崇福寺剃度出家,一生潜心修行,与外界鲜有接触。

所谓的“开缸”,是佛教中僧人圆寂后的一种仪式,包括坐缸、封缸、开缸三个主要环节。昨日进行的开缸仪式中,人们惊奇地发现,福厚老和尚的体态依然如生,眉毛和胡须都隐约可见,这显示了其修为的高深。

普照寺曾是妙月和尚练功修行的地方,福厚老和尚后来也在此担任监院。在他圆寂后,普照寺决定以“坐缸”的方式收敛他的遗体,将他安奉于寺内。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福厚老和尚的肉身被密封在特制的缸中,以保持其不腐。这一过程需要严密的程序和高超的技术,包括在缸底铺石灰、装殓法体、填充木炭和檀香等。

开缸仪式后,来自九华山的肉身佛制作服务队的朱国胜和他的师傅进行了开缸。他们发现福厚老和尚的肉身依然完好,便将其从缸中请出,稍作处理,供奉于祖堂内,供信众瞻礼。接下来,寺庙将对其进行塑金身的工作,预计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佛教文化中,只有获得广泛肯定和赞扬的僧人,才有资格在圆寂之后被镀以金身,成为肉身菩萨受人膜拜。泉州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发现过著名的肉身佛像。目前,泉州还可能存在的肉身佛像包括德化九仙山灵鹫岩寺的开山祖师邹无比的肉身佛,以及南安水头双灵寺的姐妹肉身佛等。

位于德化九仙山的灵鹫岩寺内有一尊镀金佛像,据说是唐朝高僧邹无比的肉身佛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在南安水头镇的双灵寺,供奉着一对姐妹肉身佛“榜娘”和“瓜娘”。据传她们生前医术精湛、行善济世,乡人感念她们的善举,将她们坐化成佛之肉身粉塑供奉而建寺。这些肉身佛的存在,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泉州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宗教共存的现象。

福厚老和尚的肉身开缸仪式是泉州佛教文化的一次盛事,他的金身塑成后,将供奉于崇福寺和普照寺,为信众带来信仰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这也展示了泉州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元宗教共存的独特现象。在永春的百丈岩,矗立着一尊特别的宋代肉身佛,她的名字叫做马金英。她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史诗,展现了孝道的力量。据传,她在百丈岩的山崖之间潜心修炼,收集草药为民众治病。当她的生父遭到不义之徒的陷害时,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赎之路。

皇上的圣旨降下,要求马金英献出十八担石乳以赎回父罪。面对这一挑战,马金英毫无畏惧,她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她从百丈岩的一个神秘石洞中取出十八担纯净的蜂蜜,以此展现了她的决心和孝道。

事情并未因此结束。马金英因此得罪了皇帝,被官兵重重包围在百丈岩。当官兵登上岩顶时,她已坐化于茅舍之中,神色安详如生前一般。她的举动深深感动了百姓,他们怀着对她的敬意和感激,将她的肉身装成佛像进行奉祀。

如今,在百丈岩内,这尊肉身佛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迹,她的故事被传承下来,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象征,展示着孝道的力量和人们对孝道的崇敬。这尊肉身佛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孝道的伟大和马金英的奉献精神。

上一篇:徐组词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