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女士(1904-1955)这位在中国现代建筑和文学领域闪耀的巨星,离世后依然持续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缅怀。让我们透过以下的内容,深入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讣闻及相关纪念活动。
一、国内讣闻与治丧盛况
林徽因女士的离世,在1955年4月3日得到了权威的发布。当时,《》和《北京日报》两大媒体同时刊登了讣告,称她的离世是“我国民族建筑与美术的整理和继承工作的损失”。能在《》发布讣告的人物多为国家重要人物,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林徽因女士贡献的极高认可。
治丧委员会的成员阵容更是豪华,由13位各界顶尖学者组成,包括物理学家周培源、哲学家金岳霖、建筑学家杨廷宝等,涵盖了学术、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这些成员大多是林徽因文化沙龙的常客,充分反映了林徽因女士的广泛影响力。
二、国际上的纪念活动
虽然林徽因女士离世已久,但她的影响力并未因此而消减。2018年4月11日,《纽约时报》以“中国建筑界的璀璨明珠,挽救古建筑的女学者”为题,补发了对她的讣告。这是对该报早期对女性贡献忽视的一种修正,也是对林徽因女士国际声望的再次确认。
更令人感动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于2024年5月18日正式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由于种种原因,她生前未能获得这一学术认证,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她学术成就的一种弥补和认可。
三、逝世背景与公众缅怀
林徽因女士的逝世,与其长期与病魔斗争有关。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过度的工作以及1947年的肾脏手术,都加速了她的健康状况恶化。她的离世,对于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哲学家金岳霖为她撰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成为对她生平最贴切的概括。
林徽因女士的讣闻与身后的待遇,不仅仅是对她在建筑保护和文学创作上的双重成就的肯定,更是时代对女性贡献的重新审视和认可。她的才华、她的贡献、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