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安全问题
近年来,纽瑞滋奶粉面临一系列质量安全挑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活虫事件。青岛消费者聂先生在购买的纽瑞滋奶粉中惊现活虫,桶底残留不明网状异物。尽管厂家迅速响应,提供十倍赔偿,却要求消费者签署免责协议,并坚称问题是消费者保存不当所致,并未承认生产环节存在责任。回溯至2023年3月,也有消费者投诉在奶粉中发现了异物,但双方在赔偿条件和责任认定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这一连串事件让纽瑞滋奶粉的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除此之外,纽瑞滋奶粉的生产工艺也备受争议。有报道称,该品牌采用“干法工艺”生产,依赖进口大包粉进行二次加工。这种工艺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以及阪崎肠杆菌污染风险。据了解,这种工艺通常被无自控奶源的企业所采用,虽然成本较低,但其安全性令人质疑。
二、品牌争议与市场定位
纽瑞滋品牌也深陷“假洋品牌”的争议之中。有报道称,纽瑞滋的产品仅针对中国市场销售,而在新西兰本土并无销售。尽管品牌宣称其原料来自恒天然集团,但恒天然已明确否认为纽瑞滋提供鲜奶,仅承认供应脱脂奶粉等原料。对于为何选择中国市场,公司回应称中国人口基数大、商业潜力高,且其产品符合中新两国质量标准。
纽瑞滋虽为央企中牧集团旗下品牌,但也曾因虚假宣传而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例如,2018年因广告误导消费者被罚款9万元。即使到了2023年,其官网宣传用语仍被指责过于依赖股东背书,淡化自身品牌建设。
三、行业影响与消费者反馈
多次质量事件及品牌争议已导致消费者对“原装进口”标签产生信任危机。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海外代购或本土可靠品牌。这些事件也引发了行业对于合规性的讨论,呼吁企业加强质量内控和品牌诚信建设,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假洋品牌”策略的企业,其生产工艺和质量的透明度亟待提高。
纽瑞滋奶粉近年来面临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品牌真实性及宣传合规性等方面。的活虫事件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该品牌在质量控制和消费者沟通机制上仍存在明显的短板。纽瑞滋需要重新审视其质量管理和市场策略,以重建消费者信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