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成果概览
经过精心调整,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展现出崭新的面貌。91种全新药品被纳入,使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这些新增的药品覆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如肿瘤(包含4种罕见病用药)、糖尿病等慢性病(包含2种罕见病用药)、罕见病(新增了13种)、抗感染、中成药以及精神病用药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增药品中有90%是近五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更有38种属于全球首创的创新药物,国内企业研发占比超过70%。
这些新加入的药品中,不乏一些重点新药,如首个针对晚期宫颈癌的双靶点免疫治疗药物、以及用于癫痫治疗的氯巴占片等。与此一些已经被临床替代或长期无法供应的药品被调出目录,确保了目录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新方向与机制创新
在保持目录活力的我们也不忘进一步改革与创新。首次设立的丙类目录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创新。这个目录主要聚焦那些“临床价值高、创新程度高、患者获益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如CAR-T、基因治疗等高端药品。为了与商业健康险实现无缝对接,我们构建了多层次支付体系,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国家组织商保谈判”的科学机制,优化了价格体系,确保企业不会因为过度让利而影响其研发动力。
我们还对调整周期进行了提前,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2025年的医保目录申报时间调整为4月1日(原6月),预计9月完成调整工作(原11月)。为了支持创新药物的研发和推广,我们引入了“预申报”机制,并提前了新药申报的时间,以缩短市场窗口期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创新药物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整体成功率高出16个百分点。
三、变革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对于患者而言,丙类目录的设立扩大了他们的用药选择权,有效缓解了药品集采单一化的问题,尽管这需要依赖商业保险或自费支付。对于药企来说,高值创新药获得了支付的“第二通道”,大大缩短了研发回报周期,这无疑提升了企业创新的信心。丙类目录与商业健康险的联动也推动了健康险市场的进一步扩容。
新版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而丙类目录的相关细则也在年内逐步落地。我们期待这些改革能带来更加积极的社会效应,为公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