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图的基本构成
在一张网络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基本元素:箭线、节点和虚箭线。
箭线代表着实际的工作,它们描绘出工作的流程,每一个箭线都标注着工作的名称和它所持续的时长,而箭头的指向则揭示了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节点,就像交通网络中的交汇点,它反映了前后工作之间的交接。每个节点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这些编号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跟踪工作的进程。
虚箭线虽然不占用资源和时间,但它对于表达逻辑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使得整个网络图更加清晰,逻辑更加明确。
二、时间参数的计算步骤
1. 最早时间参数的计算:从起点开始,顺着箭线的方向进行计算。当遇到一个没有紧前工作的情况时,其最早开始时间设为0。如果有多个紧前工作,那么取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最早完成时间则是最早开始时间加上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2. 工期的计算:终点节点的各个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中取最大值,即为整个项目的工期。
3. 最迟时间参数的计算:从终点逆着箭线的方向开始计算。当遇到有多个紧后工作的情况时,取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最迟开始时间则是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4. 时差的计算:总时差反映了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某项工作可以机动的时间。它是该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或者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自由时差则反映了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机动时间。
三、确定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确定:
1. 最长路径法: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2. 总时差法:总时差为0的工作连成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四、计算示例
以某工作为例,假设其最早开始时间为5天,持续时间为8天,那么其最早完成时间为13天。如果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20天,那么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0天,最迟开始时间为12天。该工作的总时差为7天,自由时差为2天。
五、注意事项
在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计算最早时间,再计算最迟时间,最后计算时差。虚工作虽然不参与时间计算,但它对于表达逻辑关系至关重要,因此要确保逻辑关系的正确性。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系统地完成双代号网络图的时间参数计算与关键线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