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世界之最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四计以逸待劳

编辑:吉尼斯 2025-05-22 14:16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保持养精蓄锐的状态,不轻易出击,以应对长途奔袭的疲惫之敌。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注释】

通过一定的策略使敌人陷入围困的境地,不直接与其交战,而是通过消耗其锐气。此计引用了《易经》中的“损刚益柔”,意指在特定条件下,刚强与柔和可以相互转化。在战争中,这可以理解为通过防守与策略,逐渐削弱敌人的实力,使其由强变弱,而我方则可从被动变为主动。

【按语】

此计主张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真正的战争策略并不只是选择有利的战场等待敌人,而是用简单的方式驾驭复杂局面,用不变的策略应对变化的敌情。如管仲通过内政来准备战争,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而不战,实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历史上的战例都展示了以逸待劳的智慧。

三国时,刘备率军伐吴,势头正盛。陆逊作为吴国大都督,并未立即迎战,而是选择了战略退却,观察形势。陆逊深知蜀军深入腹地,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经过半年的相持,蜀军斗志松懈,陆逊则趁此良机全面反攻,最终大败蜀军。这一战例充分展示了以逸待劳的策略之精妙。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本指的是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在常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趁机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面对敌人遭遇重大困难时,我们应趁势夺取利益。此计引自《易经》中的“刚决柔”,意味着在特定的条件下,阴阳、强弱可以相互转化。在战争中,这可以理解为抓住敌人的困境,乘势进攻,夺取胜利。

【按语】

若敌人内部有乱,则可夺其地盘;若敌人在外部遭遇困境,则可夺其民心;若内外都有困境,则可趁机攻其国家。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战例,如越王趁吴国稻蟹不留种而谋攻之,最终大获全胜。“多尔衮趁乱入关”也是一个典型的趁火打劫的战例。

以上便是第五计趁火打劫的详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

上一篇:李钟硕权娜拉恋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