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这个人物,不禁让人想起一段段历史的佳话。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历史事迹。
众所周知,她拥有绝美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其中,《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很多人受影视作品的影响,认为汉帝是出于无奈将昭君远嫁给匈奴。其实不然,昭君是匈奴王几次入京向汉帝求娶的王后。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匈奴人究竟是如何宠爱昭君的。
其实,相较于其他三位美女的命运,王昭君的结局应该算是最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临近花甲之年才去世的。但活得久,就代表着幸福吗?未必!
昭君出塞前,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她背井离乡,入宫当宫女时年仅14岁。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她的容貌并未得到皇帝的宠幸。可以想见,她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当深居汉宫的她走出宫廷,面对塞外的苦寒之地,她的内心并非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反而是更加凄凉。从物质层面来说,塞外怎能与繁华的西汉相比呢?物质条件的落差已经足够让人难受了,更何况是匈奴人的习俗呢?
据史书记载,王昭君曾因为无法接受匈奴的习俗而请求回故土。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习俗让她如此反感呢?身为汉人,王昭君自然明白“嫁鸡随鸡”的道理。
匈奴人的习俗在《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娶母亲;哥哥去世后,弟弟可以娶嫂子。这种习俗对于王昭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她远嫁的对象是年过半百的单于。不出两年,呼韩邪单于便去世了。按照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他的儿子复株累单于。虽然复株累单于并非她的亲生儿子,但终究是子辈的存在。这让她倍感压力,最终选择了上书请求回故土。汉成帝并未答应她的请求,还命令她遵从匈奴的习俗。
王昭君能怎么办呢?唯有接受。就像当初被送入汉宫当宫女、远嫁塞外一样,她的命运永远无法自己掌控。更令人痛心的是,她的大儿子死于匈奴的内部斗争,而她自己也郁郁而终,至死都未能踏上故土。
昭君出塞的故事让我们记住了王昭君。她对汉朝、对匈奴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人。虽然王昭君赢得了历史的好评,但她却没有赢得自己的命运。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自古红颜多薄命”啊。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