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重新开启了一桩冷战时期的悬疑案件的调查。这起案件发生在1978年9月7日,当时流亡英国的保加利亚持不同政见者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街头被一把突如其来的雨伞“无意”刺中大腿,随后因剧毒身亡,成为冷战期间最神秘、最蹊跷的案之一。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些勇敢的探案者开始寻找这起案件的真相。保加利亚知名记者赫里斯托夫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在今年9月7日,也就是马尔科夫遇刺30周年纪念日,出版了他的调查结果。他的研究引发了英国方面的关注,促使英国派出特工前往保加利亚寻找证据,意图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回溯马尔科夫的人生,这位作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出生并成长。他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天赋,早期作品便受到广泛赞誉。他的作品触及了政治禁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最终,他的作品遭到封禁,他本人也被开除出保加利亚作协,并受到缺席审判。马尔科夫选择离开保加利亚前往意大利和英国,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期间,他仍然坚持批评保加利亚政权。他的死亡引起了英国情报机构的怀疑与调查。经过法医的仔细检查,发现马尔科夫体内存在一种含有蓖麻毒素的金属珠。伦敦警察局推测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暗杀行动,那把雨伞可能被改装成了发射特殊金属珠的。金属珠内的糖衣在体温下融化,释放出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导致马尔科夫死亡。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这起案背后隐藏着政治阴谋。马尔科夫的离世让文学界为之震惊,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令人扼腕叹息。这起案件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在保加利亚最高领导人托多尔日夫科夫的生日9月7日这一天,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案,受害者是著名的马尔科夫。案的关键嫌疑人是一名带有浓重外国口音的中年男子,在对着马尔科夫的遗体低语“对不起”时被发现。伦敦警察局深信这起案背后有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的影子。
从犯到特工,这起被称为“雨伞案”的事件如同冷战期间的众多间谍战案例一样,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一些勇敢的探索者开始揭开这层面纱的角落。赫里斯托赫里斯托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在保加利亚颇有名气的记者。
自1999年起,赫里斯托夫致力于揭开这起案的秘密。他向保加利亚提出了公开冷战时期秘密档案的要求,并就此向法庭提起了诉讼。经过长达六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与马尔科夫有关的97份秘密档案。今年9月7日,也就是马尔科夫遇刺三十年纪念日上,他出版了一本揭示真相的著作。这本书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保加利亚情报机构与苏联“克格勃”的联合行动。据这些秘密档案记载,马尔科夫自1975年起就被冠以“流浪者”的代号,成为被“清除”的对象。在几年间,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的特工曾试图以投毒的方式对他下手两次,但均未成功。直到有一次,“克格勃”向保情报机构提供了含有蓖麻毒素的小金属珠,这些特殊的“”可以通过“雨伞枪”和“钢笔枪”发射出去。最终导致了马尔科夫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