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事例:
一、孙家栋: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众多“第一”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如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他的领导发射的卫星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王锋:一位普通的村民,在南阳市西华村火灾中,三次冲入火场救人,导致自身严重烧伤。他的英勇行为,挽救了20多位邻居的生命。他的事迹展现了普通人在危机时刻的英勇与无私。
三、张超: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优秀的飞行员,曾在模拟着舰接地时面临电传故障,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最终因保护战机而英勇牺牲。他的事迹展现了飞行员的责任与担当。
四、梁益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多次参与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患者的生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他的事迹展现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的精神。
五、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哈密司法系统的“铁案法官”,31年来办理近千件案件,无一错案。他面对死亡的威胁和说情者的糖衣炮弹,始终坚守职业准则,捍卫法律的尊严。
《我爱你中国》中国榜样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一群中国的杰出人物,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从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到英勇救人的王锋,再到海军飞行员张超和医者仁心的梁益建,以及坚守法治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他们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勇敢、无私和担当。也介绍了秦飞等优秀毕业生的故事,他们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做出了贡献。这些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超烈士牺牲5周年之际,回顾他的英勇事迹
2016年5月18日凌晨,一场大火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中肆虐,浓烟迅速笼罩整栋楼房。在这危急时刻,租住在一楼的王锋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使得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在第三次冲出火场时,他已被烈焰炙烤成“炭人”,神智不清,一路上留下血染的脚印。
与此在遥远的江西省奉新县泥洋小学,有一位名叫支月英的教师,她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长达36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而在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有一位名叫张超的飞行员,他是一位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他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然而最终因弹射高度太低,无法打开降落伞,从空中坠落,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张超烈士的牺牲让人们痛心疾首。他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遇到电传故障,指挥员连发三声命令让他跳伞,但他为了挽救战机放弃了最佳跳伞机会。最终从座舱弹射出来时高度太低无法打开降落伞不幸牺牲。他是一位投身伟大事业的英雄,他的时间被永远定格在了2016年4月27日的12:59分。
张超的妻子悼念自己的爱人时表示:“张超很平凡,他是因为投入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中而变得伟大。”张超牺牲后,被追授为“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被授予“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如今在张超烈士牺牲的5周年纪祭之时,人们没有忘记他的英雄事迹。网友们纷纷留言致敬这位人民的英雄。在张超的战友眼中,他成为一种精神引领着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继续前行。
还有更多像林俊德、罗阳和何这样的好人好事例子值得我们铭记和尊敬。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和榜样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断努力。这些英雄们用生命和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无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和精神永存!张超与孙家栋的事迹启示我们责任和使命感的重要性。这两位人物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和精力。张超作为一名海军飞行员,勇于面对危险,勇于担当责任,他的英勇事迹令人敬佩。孙家栋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杰出科学家,他的贡献和付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位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努力,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应该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他们的贡献和精神风貌。孙家栋,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生于辽宁瓦房店的男汉族党员,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成为了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璀璨明星。他担任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级顾问,是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副部长,更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的成就和贡献,早已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孙家栋同志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先驱之一,长达六十年的航天工作中,他主导研制了四十五颗卫星。他是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他的努力使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组网并得以应用。他还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推动了我国月球探测事业的发展。由于其卓越的贡献,被新华社赞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和“人造卫星技术与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孙家栋就担任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于一九九九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他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认可。在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和改革先锋奖章,并被赞誉为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二零一九年九月十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签署主席令,授予他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不久后的十二月十八日,他还入选了“中国海归七十年的七十人”榜单。
关于国家勋章的评选原则,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并把握正确的方向。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严格依法依规和评选程序严谨的要求。提出初步建议人选后,经过资格审查、归口评审和广泛征求意见等程序,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一评选以功绩为导向,坚持最高标准,全面评价提名人选的一贯表现,并以实际贡献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充分考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鲜明主题,突出时代精神并全面统筹兼顾。孙家栋的事迹正是这一评选原则的生动体现。